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校园和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中,通过绘“廉”写“廉”,让清廉画、清廉字、廉洁格言警句等遍布校园。图为家长和学生近日一同在油纸伞上绘“廉”。(通讯员 陈芳艳 摄)
近年来,南涧彝族自治县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打造廉洁文化阵地,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近日利用“清廉云南”建设“口袋书”,将廉洁“清风”送入公郎镇阿须乐苗寨。(通讯员 鲁学靖 摄)
近日,洱源县纪委监委宣传部和凤羽镇纪委相关人员深入凤羽镇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用好用活红色故事、家风家训、历史典故等“活教材”,让廉洁文化和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向当地群众了解家风家训等相关情况。(通讯员 杨丽萍 摄)
编者按: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是“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我省治本的一大举措。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强阵地、创品牌等多种方式,广泛培育廉洁文化之花,努力推动廉洁文化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让廉洁文化的清香传播到社区、学校、家庭、农村、企业,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德宏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让廉洁教育走心更入心
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不断深化拓展廉洁教育载体、形式和内容,让廉洁教育走心更入心。
作为党员干部廉洁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德宏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布展面积2328平方米,分为序厅、启迪厅(报告厅)、警示区、警醒区、实物区、阳光区、雨露区、崇廉区、硕果区9个展厅(区),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在此基础上,德宏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好用活案件查办成果,把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开展廉洁教育的重点素材,今年以来已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感染贪婪“病毒”的院长》《问道清廉》《“久病”不治终于自毁》《损害营商环境案件警示录》,在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并组织全州党员干部观看学习,接受教育。
同时,依托中共梁河特委纪念馆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教育中传承党的廉洁基因,不断激励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无私奉献。 (通讯员 杨正涛)
临沧市临翔区
打造特色廉洁文化风景线
孝老爱亲墙画、家风家训牌、感恩亭……漫步于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驿亭新村,廉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临翔区创建“清廉村(居)”的生动实践,一幅以清廉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临翔区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元素,探索寓廉于景的廉旅融合新路径,将特色传统文化和勤廉典型等融入乡村旅游建设中,以景说廉,寓教于游,积极打造“一村一特”的“清廉村(居)”风景线。
忙岗村位于城郊接合部,探索以“微网格、微治理、微服务、微讲堂、微积分、微庭院”模式为抓手,推进乡村旅游与“清廉村(居)”建设深度融合,让前来的游客推门见绿、开窗见花,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在绿美新家园中感受文明清风。
凤翔街道石房村细嘎小组立足依山近城傍河的区位优势,以墙画、楹联等应景方式将廉洁元素巧妙融入景点,并结合绿美建设评选“美丽庭院”,将家风建设纳入评比重点内容,并把“美丽庭院”打造成为可生产、可销售、可变现的“美丽经济”,打造近郊旅游特色村庄。
(通讯员 王 倩)
西盟县纪委监委
为基层治理植入“廉基因”
近年来,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切入点,以“一村一品”为依托,把“清廉村(居)”建设的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深挖本土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创作出一批体现清廉主题的歌曲、字画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在文艺创作中打造“清廉产品”,形成廉洁文化建设与“清廉村(居)”建设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为了让廉洁文化“实”起来,该县还着力打造基层廉洁文化“微”阵地,将廉言廉语、清廉故事、廉洁漫画等清廉元素融入村(居)建设中,建成一批集清廉底色、红色元素于一体的“清廉村(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与乡村景观有机融合,让清廉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形成处处见廉的浓厚氛围,让清风正气充盈“清廉村(居)”的每一处角落,带动村容村貌和廉洁文化环境整体提升。
(通讯员 安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