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讲述】在信访窗口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初心

来源:思茅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6/14 08:00:14     作者:刀亚琼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到思茅区纪委监委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两年来,我经过多岗锻炼,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知识。去年年底再次轮岗,我被安排到信访室工作,自此,便踏上了坚守在信访窗口里与群众打交道的日子,也开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新征程。

“对信访工作者来说,你光有责任心不行,耐心特别重要。”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信访接待室时,信访室刘主任指着信访窗口对我说道。“日常接访、受理、转办并不难,但要把小窗口两边的我们与群众的心融到一起,可就是一门大学问啰!”接过刘主任递给我的《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再回味一下重复的“特别”二字,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不怎么起眼的“小窗口”,也更加坚定了我用心从零开始做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决心。

“姑娘,我有点事情想和你们反映反映……”。这是我到信访室后第一次参与接访,一位六十多岁的大妈步伐略显沉重,还没有坐定下来便开始滔滔不绝的“数落”。一直过了10余分钟,大妈将“数落”告一段落后,一直耐心倾听的刘主任才发话:“大妈,按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受理相关规定,您反映关于落实退休待遇的问题不属于纪委监委的受理范围,但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下人社部门……”在电话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并做了一番说明后,老人家缓缓起身并说道:“如果早一点找到这里,我这一个月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啰,真是谢谢、谢谢你们了……”边说着边轻快地走出了区纪委监委的大门。

这次接访让我感受到,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窗口部门,在做好检举控告件受理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排民忧。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逐步开始实践信访接访,一次、两次……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一个、两个……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我都认真倾听、详细记录、诚心回应、耐心疏导。属于业务范围内的及时认真研判、受理转办,督促做好处置反馈和实名答复等工作。对业务范围外的按照规定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并结合实际给予力所能及的协调、帮助。保证让每一位来访群众都“不虚此行”,每一件群众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无数次的接访实践也让我体会到,听了来访人的倾诉,既不能一言不发,也不能口若悬河。遇到情绪激动的来访人要引导他们克制冷静,存在顾虑的要懂得与他们拉近距离,对迷茫的要做好梳理引导,总之,要以群众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

渐渐地,在“信、访、电、网”等几种信访方式中,我能细心看完信件上长篇大论的倾诉,耐心听完来访人在接待场所“泻火”,用心感受他们在电话里的哭诉和网络上的“撒泼”。

同时,我也深刻地领悟到,信访工作只有真诚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熟悉和掌握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并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让群众信服、满意。信访人通过窗口反映进来的事无论大小,事事连着家国情怀,事事系着党心民心,而在窗口这边的我们,无论事情大小或简单复杂,都要把它当作民生事、重要事来对待。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一桩桩反映问题得到查处和解决,对这个直面群众、通过解决群众身边问题改善民生的岗位我也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促使我更加用心、用情投入到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中,时刻谨记一张笑脸迎接群众、一句问候拉近距离、一杯粗茶温暖人心、一颗忠心向党为民。

“叮铃铃、叮铃铃”,在电话响铃不超过三声的时候,我迅速拿起座机电话。“我的失业金已经到账了,谢谢啦!”电话那头传来声声感谢。而此刻,我透过信访室的小窗口,似乎看到了她们满意的微笑,而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信,日复一日的坚守,一件件为群众解决的难题最终将汇集成磅礴的力量,充盈在我和群众的内心。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