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挖掘提炼红色文化中的“廉”元素,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廉政文化有机融合,使党员干部在参加党史学习中感悟我们党在困境中的定力、逆境中的坚韧、顺境中的自省,同时又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用好红色文化中“廉”元素,实现党史学习从“文件”“书本”走向“现实”。
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观“寻访红色足迹,共产党人的革命之路”专题展览,“沉浸式”体验,参观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示,学习一个个党的历史上的廉洁故事,让党员干部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坚持原则、一尘不染的廉洁作风。
“红军装、行军包、钢枪……让人重温那段历史,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让红色文化更加鲜活,刻骨铭心。”一位参观展览的干部在亲身体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后感触到,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纪律”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先驱们廉洁朴素的革命精神,让我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党性上得到了锻炼。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邀请红色讲师团成员讲述党史,用廉政“微课堂”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学史知廉、学史促廉;倡导人人是讲师,人人当学员,充分运用“周一讲堂”、专题读书班等方式,党员结合自己的岗位、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红色廉洁故事,交流心得体会,以分享促学习,以情感共鸣促学习的深入。
此外,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形象、生动、接地气,该县结合本地区哈尼族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廉洁文化故事,用少数民族公约、家风廉洁故事等多样化的形式打造廉洁文化墙,清正廉洁的文化意象,让倡廉于有形,润物于无声。
“下一步,我们将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元素,结合‘清廉普洱’建设的几个要求,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把廉政文化走实走深,持续厚植不想腐的‘土壤’,增强不想腐的‘免疫力’。”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