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党委对“厕所革命”工作和“两个条例”学习测试情况排名靠后的5个村党总支进行集体约谈,指出各村存在的作风纪律不严、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
“我们通过高质量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来实现监督执纪全覆盖。”倚象镇党委书记介绍,倚象镇党委逐层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高效融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另一方面持续促进乡(镇)纪委、村监委相互配合,将监督力量直插到底,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将监督触角延伸到低保民生、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最贴近群众利益的工作中,不断推进基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基层党委“一把手”是否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是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很多工作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在很多困惑和难点,如差旅费如何报销、哪些可报销、哪些不可报销,单位资金使用如何有效规范。
面对基层干部“力不从心”的问题,思茅区在定期开展的科级干部培训、新入职干部培训中加入党风廉政专题课程,根据职能职责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升全区党员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或纪检监察室相关负责人围绕落实“两个责任”、作风建设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入手,重点以违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情形的具体案例为镜鉴,详细梳理有关政策依据,并对近年来部分规定的标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参加培训的基层干部表示,这类党风廉政专题课有针对性地解答了基层部门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基层党委疏通堵点,解答难点。
“我们镇最大规模的学习会议就是理论中心组学习,每一次学习我们都把范围扩大到各社区、各乡镇,做到逢会必讲党风廉政建设。”思茅镇党委书记表示,抓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该区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任务分解、做好专题汇报、上好廉政党课、开展述责述廉、召开专题会议、做好提醒谈话等方式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同时,加大对强力部门及“一把手”的政治监督,监督对象涉及“强力部门”党委(党组)、“一把手”、班子成员三个层级,通过述责述廉、专项检查、巡察监督、部门监督、社会监督、事项报告六种监督手段,以监督的硬要求让“强力部门”消除特权思想,解决“灯下黑”,以有力的行动切实践行对党忠诚的政治要求,为全区522名干部建立“五星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及时客观反映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
基层党委是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推动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的关键,思茅区通过一系列举措,从思想层面让基层党委“一把手”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解决问题让主体责任“不烫手”,通过有效监督让主体责任落实得更“顺手”,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思茅区共立案查处区级常委部门、区级领导任职部门班子成员9人,函询4人,查处公安系统涉黑、涉恶及责任追究干警24人。处分、问责单位“一把手”36人,查处违反政治纪律16起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