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思茅区政府附近的早点店已排上了长长的队伍,人很多,但是店里的桌面和地面都很干净。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文明用餐,拒绝浪费”的公示牌,每个人都安静地吃完,然后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纳入监督检查、政治巡察的重要内容,加大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近期,思茅区纪委监委面向全区下发《关于严明纪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通过作风整顿促进勤俭节约。
在该区各乡镇,“大盆菜”成了机关食堂的特色,食堂通过微信群提前确定用餐人数,根据人数采购食材,按照每餐两荤两素一汤的标准,每顿菜用大盆盛放,并放置公勺公筷,用餐人员自助取菜,用完餐后自行清洗碗筷,既节约成本,又干净卫生。在六顺镇机关食堂,用餐人员有序排队取餐,“‘大盆菜’就是会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大家也自觉地吃多少取多少,用公勺公筷,不够再取,每次我都吃得很饱,又不会感觉浪费。”六顺镇纪委书记刀春表示。
对于“舌尖上的浪费”,该区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来带动全区干部职工弘扬节俭美德,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从公务接待着手,严禁超范围、超规格、超标准,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将公款吃喝转移到单位食堂、农家乐等隐蔽场所。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村(社区)加强对党员干部婚丧喜庆等红白事宜办理的监督指导,大力倡导从简用餐,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
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喜欢到农家乐“坐一坐”的特点,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联合派驻机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农家乐开展突击检查,紧盯公款吃喝和铺张浪费等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督促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切实担起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切实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规定要求落实到位。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品德修身,作风律己。“思茅区将通过作风建设来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提醒纠正,推动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