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村规民约’的约束,村民办婚礼铺张浪费的情况都没有了,大家都积极遵守村规。党员干部参与酒局、牌局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全村干群一条心,生活越过越滋润。”提到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西盟县窝笼村村主任魏吹难掩开心之情。
近期,西盟县以党建为引领,以对村巡察发现共性问题整改为契机,结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活动,把廉政文化进农村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集中修订村规民约,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监督制度。
通过发动全县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和85个县直挂包部门参与村规民约集中修订工作,组建12名熟悉农村工作的本土民俗专家组建的工作专班,采取分片包乡、“点对点”指导的方式跟踪指导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融入了民族团结、公平正义、互帮互助等优秀民族习俗,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为了更好地监督村干部依法履职,让村干部在阳光下为群众服务,把规范村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纳入村规民约。
“把规范干部廉洁从政纳入《村规民约》,‘约’出了村干部廉政新风气,让村干部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干部警示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是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最好诠释。”岳宋乡纪委书记说,村规民约不仅约束村民行为,同时强化监督村干部,倒逼提升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据了解,西盟县36个村、3个社区均重新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村规民约是我们建立幸福美好生活的约定,我们都愿意去遵守它。”中课村村民岩勒如是说。
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崇廉尚廉的意识,将廉政文化辐射到每个家庭,使优秀的家规家训融入到每个家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建设和践行良好家训,持续释放正能量。
“为防止《村规民约》变成一纸空文,我们制定了惩罚措施。如窝笼村针对个别寨子村民结婚就杀猪8至12头的不良生活习惯作了规范,如果有村民违反《村规民约》办酒,将列入‘红黑榜’进行管理,并给予相应处分。对于违规办酒、吃酒的党员干部还要加重处罚,并在全县通报曝光。”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规民约不但连着民风,还关系到党风政风,要让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并且带动身边群众扬正气、刹歪风、维稳定、保平安、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