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巡察整改助推农村“三资”管理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6/30 19:03:31     作者:安恩

“马散村追回集体资金20万元,已经存入互助社账户,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在公示栏查看。”在近期的村民大会上,勐卡镇马散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三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将相关内容粘贴在村公务栏。

这是西盟县村级巡察整改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盟县始终坚持把农村“三资”管理作为巡察重点,着力用好巡察利剑。县委巡察办通过梳理历年巡察发现的问题,围绕村级“三资”管理混乱、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多发等多个突出共性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工作。通过总结规律、查找漏洞,以巡察整改助推农村“三资”管理。

“公款私存、外借现象突出,村集体经济未发挥资金效益。”针对集体资金外借和拖欠的问题,县委巡察组督促各乡(镇)开展自查,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重点解决村集体资金违规出借、租金拖欠等问题。通过巡察整改,挽回了集体经济损失55.74万元,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不强问题,西盟县纪委监委从强化对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入手,督促各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对资金、村务、党务、账务的监督及公开,推动抓细抓实“三资”管理日常监管,织密农村“三资”管理使用监督网。

此外,县纪委监委突出监督首要职责,联合县审计局、县委组织部成立巡察整改督导组,加强对村(社区)巡察整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以有力的督办考核,推动巡察整改清仓见底,巩固巡察成果运用。

“巡察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要键在压实责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关系着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一步,西盟县将统一思想认识,压实整改责任,着力构建整改工作完整责任闭环。通过压实监督职责,规范三资管理,助推乡村振兴。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