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打头阵”,乡村振兴“稳后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新时代交给的新任务,景东县纪委监委在抓好监督主责主业的同时,统筹谋划、科学衔接,在脱贫不脱钩、摘帽不摘责上下足功夫,不断加大对挂包乡镇产业、生态、人才等方面的帮扶力度,进一步传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接力棒”,助力乡村振兴“再出发”。
在产业帮扶上下功夫,把产业“全链条”从“搭起来”向“快速转起来”递进。该县纪委监委把产业帮扶作为挂包帮扶履行职责的重要抓手,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安定镇产业发展,引进巨菌草种植助力养牛产业项目,探索“种+养”结合,草畜联动产业转型,采取“公司+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户+经纪人”模式,草畜并举、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挂包村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创收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生态帮扶上下功夫,把生态“摇钱树”从“种下来”向“果实挂起来”递进。在夯实绿色帮扶理念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将生态文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户+经纪人”模式,通过补贴草种、良种配送、保价收购等有种、有养、有销路的“种+养+销”方式发展生态农业,通过种植巨菌草,进一步加大挂包乡镇退耕还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与生态发展有机结合,进一步在生态循环中创造价值,在生态保护中让群众的生活富起来。
在人才帮扶上下功夫,把人才“培养皿”从“建起来”向“高效用起来”递进。年初,纪委监委按照“工作不断档、衔接无缝隙”要求,选派了9名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安定镇芹河村、外仓村、中仓村、青胜村开展驻村工作。要求驻村干部继续发扬纪检监察系统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所展现的“能吃苦、能战斗、能取胜”的精气神,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时刻把落实抓在手上,把村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继续发挥“纪检先行官”作用,力争在衔接乡村振兴上,继续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纪检工作队伍,锻造一批有实力、有干劲的乡村振兴扶贫“尖兵”。(罗晓清 马俊敏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