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处分后,自己思想上是消沉的,感觉单位也不管我了,挺煎熬的。”景东县大朝山东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万某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免职的组织处理和党内警告处分后,思想包袱一度非常沉重。
纪律处分不是“一处了之”,对知错改错的干部要鼓励其重新站起来,积极担当作为。为帮助万某某彻底放下思想包袱重新站起来,景东县纪委监委有的放矢,抓住万某某犯错性质特点,与其面对面深入交心谈心,共同分析犯错的原因、造成的后果,引导他正确看待组织处理和党纪处分。同时,在组织关爱回访中与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恳谈,就如何做好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提出意见建议,防止受处分干部游离于监督管理和组织关怀之外,失去工作积极性。
“通过和他交心谈心及进行关爱家访后,他转变很大,组织也给予他信任,交给他负责的移民项目,他上下沟通、左右协调,项目顺利推进。”在最近一次的组织关爱回访过程中,该镇党委负责人谈起万某某的变化,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景东县纪委监委始终把组织关爱教育作为纪律处分的“后半篇文章”,认真抓落实,综合分析受处分人员的思想状态、工作表现、学习情况等方面因素,因人施策做好受处分人员的组织关爱回访工作。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14名纪检监察干部组成3个组织关爱教育工作组,对2018年以来受处分的68名党员干部按照“轻处分、重处分、移送司法”三类处分情况开展组织关爱回访。
“对于组织的处分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个人感觉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面对景东县纪委监委提气暖心地组织关爱教育,景东县某县直单位一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副局长张某某如是坦言,心里踏实了,这次回访极大地鼓励了他,让他知道组织不会因为其受了处分而“一票否决”。
重视对受处分人员的组织关爱、回访教育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或单位执行落实《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年度考核结果报告表》《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降低职务及工资执行情况报告表》等“四报告”情况、开展警示教育情况及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情况,对相关党组织和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压实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和单位教育管理受处分人员的主体责任。
“惩是为了治病,但对受处分人员,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教育挽救的责任。”景东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惩戒与教育齐抓、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强受处分人员日常监督管理,帮助受处分人员唤醒初心、重拾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罗晓清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