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近日,江城县宝藏镇纪委工作人员到宝藏镇海明村对农村人居环境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没想到这村委会的板凳还没坐热,李副主任就急吼吼地催着走了。
“李副主任,去看什么呀?”有人忍不住发问。
“哎呀,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李副主任咧着嘴,笑呵呵地回答,似乎准备了什么惊喜。
众人看着一脸神秘的李副主任,也乐得跟他走。
“喏,就是这里。”李副主任一脸骄傲地指着一个垃圾池。
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眼前的垃圾池已冲刷干净,臭味消散了,周围也没有见到随意丢弃的垃圾。
而回想1个月前,高山小组因垃圾池整理不干净等问题上了农村人居环境“黑榜”名单,被全县通报。该县纪委监委派督查组到这里时,只见一座垃圾山伫立在眼前,老鼠成堆,苍蝇蚊子到处乱飞,实在不堪入目。
“其实村民们早就受不了恶臭满天的垃圾池了,只是缺乏公共卫生意识,随意把家里产生的垃圾都扔到大垃圾池,放在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成了摆设。”李副主任介绍,“根据你们督查组上次给出的建议,我们村干部组织村民开了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并在设置保洁公益岗位的基础上,制定了轮流清扫制度,由村干部带领每家每户轮流打扫垃圾池,每月定期冲洗,这才有了如今这模样。”
这样的改变不只是发生在高山小组。
“道路两边随意乱堆柴火、铁架、木板等杂物,垃圾分类站内垃圾乱堆,苍蝇乱飞,恶臭难挡。”该县曲水镇纪委工作人员对集镇卫生环境开展监督检查后,直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问题严重区域,并附上了实地拍摄的照片。
根据通报要求,曲水镇相关责任片区工作人员联系了胶林农庄岔路口附近的个体经营者,以党员干部职工发挥带头作用、群众积极参与的方式,共同把杂物分门别类堆放整齐,无法使用的废弃物则运到了垃圾场统一处理。
该镇纪委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垃圾分类知识,于是又变身垃圾分类“指导员”,现场指导群众规范分类、正确投放。
“谢谢你们,卫生干净了,大家都愿意来这里吃饭消费,我们的生意也好多了。”曲水镇纪委工作人员到该片区进行“回头看”时,胶林农庄老板娘热情地说道。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结合全县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每月通报结果和全县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紧盯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实地检查、进村入户、查阅台账等方式深入各乡(镇)和村组开展监督检查,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通报曝光,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与此同时,村监会成员督促村组干部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整改落实情况,以实地查看、明察暗访等方式“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掷地有声,促进全县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助力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雷红艳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