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必须扶正,激浊方能扬清。去年以来,景东县纪委监委以重拳治乱的决心,亮剑诬告陷害和非法信访,着力清除长期扰乱信访秩序的“污染底泥”,推动信访风气净化与转变,为“十四五”开局起步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业务范围外的纠纷转化为基层干部或有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变相上访。”
“换届考察前夕,故意制造‘黑料’,捏造‘问题线索’,给好干部‘使绊子’‘扯后腿’。”
景东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信访人在人事调整、换届选举等特殊节点,荣誉表彰、利益分配等关键时刻较为活跃。
该县全面起底排查2017年以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建立涉嫌诬告陷害和非法信访问题线索库,多渠道、全方位汇集问题线索,坚决防止漏办、重复办、多头办等问题。
实行领导包案机制,按照“一案一策、分类处置”的原则,9名县处级领导领衔包办41件信访件,既传递高度重视信号,又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同时,移送公安机关严惩诬告陷害者6人,让别有用心者、守望观望者受到震慑,达到“处理个别,教育一片”的目的。
“老乡,到村上办事是否方便?村干部态度咋样?会不会向你索要‘回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主动“走出去”,与群众“坐下来”,深入基层一线巡回走访,把群众的困难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解决在当前,把“急难愁盼”发现在家门口、解决在家门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信访问题。
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结合,严防信访变量。采取到联系片区讲、在驻在单位讲、走村串户讲等方式,“主动上门”讲深讲透信访检举控告法纪条规。突出反面警示,拍摄打击诬告陷害和非法信访专题片在全县范围内播放,形成严打浓厚氛围。同时,选取一批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群众尤其是异常检举控告信访人触及灵魂、荡涤思想。
此外,旗帜鲜明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对完成澄清正名的5名党员干部,及时将核查报告、会议纪要、书面材料等归入干部廉政档案。同时,制定诬告陷害负面清单,作为党员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岗位调整的重要参考,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敢做善为的“底气”。
“诬告陷害令好干部蒙受不白之冤,容易挫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甚至扰乱、污染地方政治生态。”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做深做实打击诬告陷害和非法信访“通篇文章”,激发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据悉,2021年,景东县纪委监委共收到信访举报183件,同比下降44.1%,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同比下降50%,非法信访类信访举报同比下降82.6%。(李鸳鸯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