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靠前监督 为特色产业发展系牢“安全带”

来源:西盟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3/04 17:34:00

为解决养殖户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西盟县以农业保险业务为切入点,探索出“肉牛+保险+信贷”的养殖模式,充分保障养殖户成本收益。这项灵活的助农政策为发展肉牛产业养殖投资大、风险高的问题系上了“安全带”,给养殖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你知道可以贷款养牛吗?是否有相关部门上门宣传对接过产业政策?”

为把这一助农政策“安全带”系牢,西盟县纪委监委下沉一线,走村入户,监督检查政策落实情况。 

“我家之前就一直想养牛,但没有本金,而且怕养殖风险高,所以一直没敢养,这次有了好政策,我就买了2头怀孕良种母牛来养。”勐梭镇秧洛村的村民岩平表示,自己家就是肉牛助农政策的受益者之一。

“发展特色产业,就是要增加群众收益,现在助农政策为肉牛产业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督查组组长介绍,此行的目的就是奔着目标去,盯着重点来,下沉督导惠民利民好政策落地见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据了解,目前西盟县农村信用社已通过全额度满足、快速信用发放等方式为肉牛养殖户送出171万元“金融活水”,每年累计为养殖户降本让利5万多元。

今年以来,为保障相关助农政策落实到位,西盟县纪委监委紧盯特色产业发展,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围绕特色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及镇村干部、各基层站所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着力发现查处特色产业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推动特色产业项目资金严格落实到位。同时,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强化对驻在单位拨付的特色产业扶持资金及相关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 

在强有力的监督下,西盟县有关特色产业的立项审批、资金拨付、收益分配等各个环节日趋规范,促进群众增收作用凸显,全县特色产业发展红利也渐渐“装进”了群众的口袋中。

“我们综合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信息数据,重点排查出几个特色产业较多、项目较多的部门和乡镇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政策规定清、资金来源清、管理部门职责权限清、受益对象清。”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将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安恩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