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监督撕掉隐身衣 严刹“车轮上的腐败”

来源:思茅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4/28 18:16:00

“经纪委同志详细说明后,我才知道这些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已有车补,不能再向单位重复报销油费等。”

这是思茅区纪委监委聚焦搞点“小超标”、发张“小油卡”、报销“小票据”等“车轮上的腐败”行为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置问题后当事人的表态。

近年来,随着公车改革深入推进,各地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四风”问题也悄然穿上隐身衣,“私车公养”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思茅区纪委监委按照“清廉云南”建设行动普洱实践中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专项整治部署要求,对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规借用、占用民营企业车辆,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深入监督检查,切实上好公车“纪律锁”。

“你们单位的这辆公车为什么一个星期出现两次维修费用?”

“这辆公务用车申请目的地是哪里?怎么在小区停留时间长达10个多小时?”

督查中,纪检监察干部借助智能化管理系统,到机关事务局和交警支队,对全区211辆公务用车进行“体验式”线上监督。通过调取公车行车轨迹数据进行核查比对分析,实时掌控公务车辆派出、行驶等信息,摸清各单位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情况。对既无公务用车也无用车记录的单位进行重点核查,着力发现违规租借企业车辆、未按要求审批派车、非定点停放公务用车等问题,把好公车“方向盘”。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使用工作,该区印发了《思茅区机关公务用车改革保留车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思茅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公务出行保障办法》等制度,对交通补贴保障范围、区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保障范围、区公车平台车辆服务保障范围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以制度有效遏制“车轮腐败”问题。

“我们将以严、实、细的监督,撕掉‘车轮腐败’隐身衣。”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当前“车轮腐败”形式多样、隐蔽性强的特征,该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擦亮监督探头,找出、严查隐匿在“车轮上的腐败”问题的同时,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群众监督力量,以“多双眼睛”监督,让“车轮上的腐败”行为无处遁形。并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遏制部分干部钻空子的想法。

截至目前,发现相关方面问题13个,收集意见建议4条,督促立行立改问题7个。

车轮虽小,却是清廉建设中的一块基石。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挖细查“车轮歪风”,给公车加上“纪律锁”,确保公车“行正走直”。(旺珍 郑莹莹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