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普洱市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一线现场考察监督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虹作新闻发布,介绍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一线现场考察监督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助企纾困工作的决策部署,营造一流政务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普洱市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一线考察干部评价部门暂行办法》,市纪委市监委、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要求组建了2个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一线现场考察监督小组,分别进驻“招商引资指挥部”和“助企纾困指挥部”开展考察监督工作。进驻以来,考察监督小组综合运用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动工作,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考察监督,用项目成败与工作落实作为考察干部、评价部门的重要依据,有效助推了全市招商引资和助企纾困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常态化集中学习,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考察监督小组坚持每周工作例会,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和制度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有效开展考察监督工作打牢基础。同时,通过制定小组方案、梳理任务清单、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分析研判等工作,明确了考察监督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工作要求等,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掌握了政策业务,明确了目标方向和方式方法,为考察监督小组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嵌入式考察监督,进一步摸清项目底数
“招商引资指挥部”考察监督小组先后深入50家市直单位开展嵌入式考察监督,全覆盖了解2019年以来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33个重大重点项目情况,分批次了解122个项目中的78个项目推进情况,进一步了解掌握各单位在招商动员、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外出招商、项目洽谈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初步掌握了项目概况、责任单位、投资企业、存在问题、工作打算等项目进展情况,会同部门研究分析项目可行性,及时优化调整部门招商思路,并对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要素保障、考察干部、评价部门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助企纾困指挥部”考察监督小组结合市级挂钩联系领导和政策专员走访重点民营企业情况,重点了解100家重点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掌握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助企纾困履职情况,为疏通项目实施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蹲点式考察监督,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
“助企纾困指挥部”考察监督小组先后到5个县(区)和8个部门开展蹲点式考察监督,共走访重点企业32家,发放《普洱市“助企纾困”市场主体问卷调查》《普洱市招商引资工作调查问卷》,邀请企业以第三方监督的角度,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环境五大方面对全市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各方面测评“满意、基本满意率之和”均在90%以上,全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考察监督小组通过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项目包装不够成熟、项目推进不够顺畅、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工作协同不够有力4个方面主要问题,以及助企纾困工作存在的土地保障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到位、清欠处置不力、各类奖补资金落实不到位4个方面主要问题,找准了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了破解问题的意见建议。
四、体验式考察监督,进一步掌握干部情况
考察监督小组通过面对面接触、现场考察项目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科室、服务专员和政策专员等履职情况,小组成员分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组工干部的角度同步进驻每个项目和企业,组长统筹、各找视角、各扣专业、独立观察、全链跟踪、相互印证,从多个角度了解掌握招商引资项目负责单位和负责人的工作绩效以及政治站位、责任意识、政策水平、作风能力等表现,既初步掌握了部门工作开展情况、项目推进情况,又初步掌握了干部政策水平和现实表现,为考察干部、评价部门提供了真实鲜活的依据。
五、清单式交办问题,进一步提升履职效能
考察监督小组坚持每周例会小结,小组成员结合部门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围绕如何开展考察监督进行研究讨论,明确下步工作方向和重点;小组和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互通了解掌握情况、提出重点关注的人和事,形成工作周报。坚持每月动态分析,“双组长”及时召集召开联席会,听取各“小组”汇报阶段性监督、考察、观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提示清单、履职提醒清单、谈话督促清单。截至目前,考察监督小组已梳理交办工作提示清单55条,有关县(区)、部门正在逐一研究落实。
从前期的考察监督情况来看,在招商引资方面,各单位都较为重视“一把手”招商和全员招商工作,均开展了全员招商动员,明确了工作机构和具体工作人员,部分单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与目标企业进行了沟通洽谈,全员招商意识逐步增强。助企纾困方面,各县(区)和各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助企纾困工作,出台落实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政策专员能够及时联系或走访挂钩企业,了解困难问题,宣传惠企政策。但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助企纾困工作,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堵点,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切实推动工作取得明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