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问题线索可查性较强,你们要加强外围调查,尽快固定外围证据……”
近日,江城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召开问题线索研判分析会,分管副书记针对该室承办的一条问题线索提出处置要求。
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是判定问题线索可信度、可查性,确定问题线索处置方式,拟定初核方案,找准突破口,提高问题线索处置效率、精准处置问题线索的重要方法。为进一步做到精准有效处置问题线索,去年,江城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2+1+1”问题线索分析研判机制,每周由分管副书记主持召开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会,集中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三级联动”的强大合力,通过集中会商献策、逐项审查排查,有效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
“我们办案力量不足,有一条疑难问题线索超1个月还未办结,需要增加办案人员。”
“这条问题线索提到被反映人‘无法无天,嚣张跋扈’,我们推测被反映人可能纪法观念淡薄,违纪违法可能性较大。”
在每周召开的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会议上,来自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与会人员既提办案需求,也提意见建议,围绕被反映人、反映内容进行分析研判,分析是否属于违纪、违法还是涉嫌犯罪,违反哪一类纪律或法律,以及是否具有可查性等等,并对一些疑难问题线索提出处置意见,防止问题线索被长期搁置。
“针对证据确凿充分、案情简单明了的案件,会议上直接明确要果断采取措施,避免节外生枝,减少干扰、杜绝讲情、回避阻力,做到快立、快查、快处,即立案查处要快、调查取证要快、处理结案要快。”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办案人员在审查调查已掌握问题线索的同时,还要认真分析研究违纪违法问题的每个细节,顺藤摸瓜,对可疑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核查,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线索,查出案中案,拓展办案成果。
去年,江城县纪委监委共召开问题线索研判会议19次,对125个问题线索进行了分析,促使问题线索处置更加精准。(李俊秀 朱晓红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