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线以来,思茅区纪委监委一手抓推广使用、一手抓服务保障,促进群众监督实现足不出户就尽在“掌握”。
“社区网格员手把手来教我们使用‘监督一点通’,要反映问题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行,非常方便。”
日前,思茅区纪委监委干部到南屏镇兰花社区跟进监督平台运行情况,随机走访中,群众对“监督一点通”使用给出好评。
为了让“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在基层顺利推进,该区纪委监委联合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全区各村组实地调研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对接民政、人社、公安等职能部门,对基层“小微权力”进行全面梳理,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政拨付资金、工程建设管理等10个类别,建立65项权力清单,明晰相应的政策依据及相关办理流程图,让权力清单能全覆盖群众的“心事”,让群众使用起来更“舒心”。
同时,聚焦群众投诉、跟踪问效、追责问责等内容,紧紧围绕权力清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监督主体。责任主体为思茅区权力事项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应驻在部门派驻机构、乡镇各中心站所及辖区内的村、社区,监督主体为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区委巡察机构,以明确具体责任归属倒逼责任落实,使群众反映和投诉的事项处理能够环环相扣,让群众投诉过程能“放心”,处理过程能“安心”。此外,坚持“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线上通过“清风思茅”微信公众号,对“监督一点通”的作用、优势及操作方法进行广泛、持续宣传。线下通过对各村、社区平台网格员进行培训、发放宣传手册,发挥网格员贴近群众、专门负责的优势,形成思茅区全域覆盖式宣传,让“监督一点通”走入百姓家,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让数据信息“跑起来”尽心为群众办实事。
自上线以来,思茅区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已累计访问4800余次。
“监督智能化、信息化既方便群众监督,又拉近纪检监察机关与群众间的距离,有利于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解决问题,该区思茅港镇纪委副书记深有感触地说。(肖豪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