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纪委监委组织编写的《清廉云南建设学习教育丛书(2022)》(口袋书)在思茅区走红,因其巴掌大小的尺寸而被全区党员干部手里握、兜里揣、嘴里念、心里想,通过“袋”来戒尺一把、“袋”来清风一阵、“袋”来警钟一座,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这也是我们一种新的探索,把口袋书‘袋’进留置场所,对留置对象同步开展纪法教育,把书中生动的案例讲出来,也给留置对象洗涤身心、敲响警钟。”日前,口袋书的身影出现在留置场所,纪检监察干部小杨说。
谈话中,纪检监察干部用口袋书对被谈话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说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一贯原则,一遍又一遍地讲案例、说法纪、明出路。
纪检监察干部从《典型案例知与警》一书中摘取“小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开篇,辅之真实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再以“清风君”娓娓道来的道理、深挖细究的延伸拓展。用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将留置人员拉回正轨,主动交代自身问题,珍惜组织给予的机会,积极配合整改,争取得到从宽处理。
近期,思茅区五届区委第六轮巡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口袋书的身影也出现在巡察组队员的背包里、桌面上。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巡察,对于巡察是什么、为了什么、要做什么还不太清楚,组长把《政治监督知与行》《巡视巡察知与鉴》给了我,读完后我对政治监督、巡视巡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随身携带,作为随手可查的工具书使用,帮助我更加精准地开展巡察工作。”第一次参加巡察的小陈说。
与此同时,口袋书还在“清廉思茅”进机关、进企业、进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作用,调动了“清廉思茅”讲堂活力。
“口袋书的编着真正达到了案例鲜活、以案促改,教育到位;轻风细雨、叩马而谏,规劝到位;如鲠在喉、以儆效尤,讽刺到位。”前往该区民政局开展“清廉思茅”讲堂的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介绍。
在课堂上,融入了走进监狱的监狱长、从学生嘴里“抢食”的校长、倒在“钱”途上的医院院长等等诙谐幽默、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给“清廉思茅”讲堂减少了几分严肃、增添了更多乐趣,给听众留下了思考。
“口袋书拓展和深化了纪法知识的学习,丰富了廉洁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思茅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用好用活口袋书,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在不同场合,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引领,让口袋书中生动有趣的党规党纪知识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思政课的“必修课”“活教材”。(肖品洁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