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们,大家看这本书上清楚地写了信访举报是什么?信访举报的方式有哪些?纪委监委管些什么问题?发现身边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情况要怎么写举报信……”在景谷县益智乡石寨村芒冒小组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正在依托《有话好好说——信访举报正确表达》口袋书为党员群众讲授通俗易懂的纪法知识,引导干部群众依法、如实、有序、有效进行举报。
为进一步营造群众懂监督、善监督的信访举报环境。今年以来,景谷县纪委监委结合县内傣族、彝族群众占比较多的特点,合理分配精通傣语、彝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纪检监察干部,主动“送教”上门,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易理解的方式,广泛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把政策和法律规定传达给每一名群众,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监督,由“我要举报”向“我会举报”转变。
“我们组成‘双语’宣讲小分队以‘傣语+汉语’‘彝语+汉语’的方式送信访举报知识进乡村,深入村民活动场所、田间地头等,利用语言优势,用亲切、通俗易懂的话语向群众宣传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处置程序、举报途径等信访举报知识,鼓励大家实名检举控告,用‘乡音’引导广大群众用好手中的监督权利,有序有效地信访举报,保障好自身的合法权益。”景谷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说道。
在做好信访举报宣传、政策宣讲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拓宽信访举报渠道,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通过摆摊设点,将“信访室”搬到群众“家门口”,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收集乡村振兴、惠农政策、社保医保、民政救济等重点领域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和腐败问题的线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家门口”。
据悉,“双语”宣传信访举报知识活动期间,景谷县纪委监委还制作了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知识宣传移动展板并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受理群众咨询40余人次。
“我觉得用‘傣语+汉语’讲解的方法不错,感觉很亲切,听了讲解,相互交流后我才知道了怎样信访举报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会好好学习宣传手册上的内容,教我身边的人‘有话好好说’。”景谷县益智乡石寨村傣族群众老陶在听过宣讲后称赞道。
“‘双语’方式送信访举报知识进乡村,是我们从坐等群众‘上访’变主动‘下访’采取的一个措施,打通了信访举报知识融入少数民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误告、错告、诬告陷害行为的发生。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灵活的方式做好信访举报知识的宣传,促进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景谷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刀建波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