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办案室人员从澄清正名现场回到办公室,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刀建波便打开电脑上的澄清正名台账表,开始录入相关内容。
翻阅景谷县纪委监委澄清正名台账,自2018年以来,该县共开展澄清正名25件,为4个组织(集体)、35人进行了澄清正名。
澄清,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我当时感觉比较委屈,自己多年来在基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却‘换来’信访人的不实举报,说我在处理某项工作时不作为。”
说起澄清正名,该县碧安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冬梅感触颇深。
“有不明真相的领导让我向信访人道歉,我心里想,道什么歉啊,我又没有做错什么。”
县纪委监委接到该信访件后,及时派人对信访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核实。经深入核实,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不属实。核实过程中了解到李冬梅生活、工作中严格自律、勤勉敬业,曾于2021年10月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县纪委监委到碧安乡召开澄清正名会议,对该问题进行了澄清。
“县纪委监委到乡上召开澄清正名会议,我感觉很温暖,让我身心受到极大的鼓舞,给我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注入了更强大的力量和信心。”在县纪委监委回访中,李冬梅说到。
澄清,让大家“有话好好说”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高度信任,认为纪检部门‘包打天下’。比如:基层干部对群众间的利益纠葛进行调解,个人利益得不到实现的一方,往往以干部作风不实、处事不公进行举报,希望纪检部门‘查一查’‘治一治’。”该县永平镇纪委书记明辉在向镇上某部门送达《澄清正名函》时说到。
不实举报不仅扰乱正常的信访举报秩序,污染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浪费监督执纪执法资源,也容易让干事者寒心、泄劲,及时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对于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及建设风清气正的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信访渠道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成本很低,甚至不用付出成本,有的举报件不查吧,说得‘有鼻子有眼’,可一查下来,往往‘添油加醋’,大都不客观、不属实,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刀建波谈到。
为持续整治乱告状、乱贴牌挂名、乱捕风捉影“三乱”行为,景谷县纪委监委结合信访法治化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比如:结合《有话好好说——信访举报正确表达》书籍和信访知识宣传学习,通过汉语和傣语、彝语等“双语”相结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讲解,让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易理解,从而正确行使信访举报权利。
同时,强化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典型案例宣讲,让群众知晓诬告陷害须承担的纪律和法律责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有序有效进行信访举报,从源头上减少错告、诬告等行为的产生。
“听了纪委工作人员的讲解,我进一步明白了遇到问题要逐级、实事求是、依规依法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能乱举报乱反映问题,扰乱社会秩序,更不能诬告陷害党员干部。”永平镇兴华村群众陶甫听完县纪检干部的信访知识宣传后说到。
澄清,让风气更清朗
开展澄清正名是组织严管厚爱干部的一种体现,景谷县纪委监委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抓好澄清正名工作,在集中开展澄清正名的同时对失实检举控告进行常态化评估,根据反映问题的性质和造成的影响程度,灵活采用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和其他方式,及时开展澄清工作。
“开展澄清正名时,只澄清检举控告失实的具体问题,不对澄清对象作全面评价,决不让澄清正名成为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挡箭牌。”刀建波介绍说。
为做实该项工作,景谷县纪委监委在澄清正名事前、事中、事后上下功夫。在启动澄清正名前经信访、案管、案审、承办部门进行集中复盘,制定“量体裁衣”的实施方案并经严格审核后进行澄清。澄清正名后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旗帜鲜明地狠刹歪风,激扬正气,弘扬清风正气。
“下一步,我们将与时俱进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澄清正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陶智兰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