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被审查人主体身份材料不齐全,违纪条款运用不准确,请按规定及时补充修改完善后重新移送审理。”近日,普洱市墨江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1+N”第一工作小分队对该县龙坝镇纪委送审的村干部违纪案件退回补证。
为了让案件提级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真正实现基层案件“质”的大提升,近年来,墨江县纪委监委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充实审理“生力军”、建立审理“错题库”、打磨案件“优模板”的“乡案县审”“找茬”工作法,持续推动基层案件提质增效。
案件审理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该县纪委监委对上选派优秀审理工作人员到省市审理室跟班学习,对下要求15个乡镇纪委书记和纪委委员分批次到案审室跟训,打通上下贯通的审理业务能力提升渠道。
今年以来,通过建立“1名局机关审理能手为主审人+N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为审理‘实习生’”的5支案件审理“1+N”工作小分队,将15个乡镇划分为5个片区,实行片区案件交叉互审工作机制,由案件审理室统筹主审人集中交叉开展案件质量“找茬”行动,在“找茬”中帮助乡镇纪委正视自身短板缺陷,在整改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共受理“乡案县审”19件,审结18件,发现并整改案件质量问题42个;根据审理反馈意见按程序给予党纪处分18人、政务处分1人。
“‘找茬’不是目的,守好审理最后一关办好案子、办‘铁’案子才是我们的目标。”该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这次分片区审理交叉“找茬”,积累了大量基层案件质量易错点和审理易漏点,在以往总结的审理“错题集”基础上,案审室会同各片区案件审理“1+N”工作小分队主审人、各纪检监察室主任等办案骨干,将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审理“错题库”,为下一步开展审理专业人才“雏鹰”培养计划储备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将审理关口前移,重点围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规”六个方面不断打磨案件“优模板”供乡镇纪委借鉴参考,是该县纪委监委提升案件质量的另一探索之举。相关部门按照一般违纪案、违纪违法案、职务犯罪案三大类别梳理出案件文书模板、常用违纪违法条款索引图、调查取证程序要求等,每年更新、动态管理,帮助乡镇规范自办案件。同时,由各纪检监察室督促指导乡镇纪委开展自检自查,逐一对照、查缺补漏,力争在案件移送审理前做到材料齐全、手续完备、定性准确,有效杜绝“带病移送”。
“我们将不断探索‘乡案县审’新模式,构建‘室组地’案件质量‘共同体’。”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做实审理“后半篇文章”上持续发力,确保案件移送相关后续整改工作不真空、不断档,以审理小切口推动案件质量大提升。(李庆 王淇元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