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村民小组所用资金都是从村级代管资金账户按程序报出,资金何去何从一目了然。”
“村务公开栏上每季度会定期公示村集体‘三资’使用情况,每一笔资金使用都清清楚楚……”
日前,镇沅县振太镇塘坊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对前来回访的该镇纪检干部说。
此前,镇沅县委巡察组在对振太镇开展巡察时,发现振太镇村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部分小组存在换届移交资金未入账和虚报资金用于日常开支的问题线索并移交县纪委监委。经查,振太镇塘坊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对小组集体资金监管不力,未督促各小组及时将上届移交的集体资金按程序入账,对小组集体资金支出审核把关不严,小组以虚列名目方式虚报资金,由小组长私自留存用于日常开支。该镇纪委给予该同志党内警告处分,涉及的小组长被约谈。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乎民心向背,也是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的重点。为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和风险点,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办案、巡察中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将整治私存私放村组集体资金专项治理纳入“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中,同时,结合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整治工作,贯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由点拓面、点面结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排查整治。
具体工作中,该县纪委监委在深化纪巡审监督贯通协同的基础上,拓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治优势互补、协调协同的有效路径,协同县财政、农科、审计、金融监管局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9个乡(镇)开展借用村集体资金情况排查。通过排查,发现存在虚报私存私放村组集体资金问题线索11件,违规向村集体资金借款11笔,涉及5个乡镇22个村。
查找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根治问题才是关键。围绕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违规借贷暴露出的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缺失、监管缺位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约谈、提醒、谈话、函询等多种方式,向农业农村局发出工作提醒1份,受理问题线索25件,立案8件,批评教育和帮助处理175人。
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探索贯通机制,统筹县乡村监督力量,全面摸清村(社区)集体“三资”底数,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利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动态监测和发现问题,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切实守好村集体“家底子”。(李颖 普红宁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