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因公款私存、挪用集体资金,澜沧县勐朗镇唐胜村唐胜老寨村民小组原组长张某某被立案查处。
“村集体财产收支、涉农资金发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事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澜沧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起案例是澜沧县纪委监委“以案破题”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一个生动实践。
基层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事事连着民生、处处连着民心。为防止“只查不治”,澜沧县纪委监委通过前移监督关口、强化“惩”的震慑、统筹多方力量等举措,持续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高效。
管住基层小微权力,重点是要守好群众“钱袋子”。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紧盯村级集体经济和集体“三资”监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监督体系,从规范“决策审批程序、协议签订执行、管理人员职责、资金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管理”五个方面来督促各乡(镇)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
“我们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聚焦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惠农政策、涉农项目资金,盯住重点事、重点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大力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推动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结合“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严肃查处了惠农补贴、养老社保、征地补偿、农村集体“三资”以及基层医疗卫生等93件涉农领域腐败案件。
同时,县纪委监委回应群众关切,严查服务群众过程中吃拿卡要、办事不公、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持系统施治,把以案促改工作贯穿始终,深入挖掘农村基层及涉农领域腐败问题成因,查找制度漏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涉农领域相关单位及农村基层组织完善制度、整改问题。强化警示教育,前移教育阵地,加强农村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此外,针对小微权力存在时间跨度长,隐蔽性强等典型特征,县纪委监委坚持“纪巡”联动,将纪检监察的“日常体检”与巡察监督的“政治体检”相结合,通过搭建联席会议、资源互通、联动促改和问题线索移送等联动机制,形成“1+1>2”的监督合力,更全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从“小”处着眼、从“微”处入手,不断创新监督方法,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确保每一项权力都能真正为群众谋福祉。(罕珊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