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鲜红的咖啡果缀满枝头,咖农们穿梭在咖啡树间熟练地采摘着红透的鲜果。当下,在南岛河村,最受欢迎的,就是咖啡树林里的各大咖啡庄园。
南岛河村是普洱市最早种植咖啡、种植面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目前,该村的咖啡种植面积达36000亩,有4个咖啡庄园,群众7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生活圈周边的咖啡产业。
在此之前,咖啡加工厂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问题曾是当地群众一块“心病”。
“咖啡庄园的建立和发展,为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咖啡加工厂污水臭气问题也让我们很头疼。”思茅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南岛河村开展监督检查时,正在采摘咖啡的村民老李夫妇吐露了心声。
思茅区纪委监委立即行动,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模式,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走访周边群众、实地查看咖啡加工厂、深入相关职能部门核实了解情况。发现北归咖啡庄园的咖啡加工厂确实存在污水排放问题,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还影响了周边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同时也成为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区纪委监委将推动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回应群众诉求、推动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的首要职责,聚焦群众诉求、干部作风、企业困难等关键领域,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深入职能部门等形式,深挖存在问题的根源,并督促相关部门着力解决影响咖啡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推动北归咖啡庄园深加工厂污水排放问题很快得到有效解决,并走上了生态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该庄园咖啡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绿色食品品牌基地。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咖农3000余户,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成为思茅区助力乡村振兴和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
此外,思茅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把监督融入思茅咖啡产业发展全过程。在推进咖啡加工厂、咖啡庄园建设等过程中,对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及项目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全过程、嵌入式”监督,做到一家家企业实地走访、一个个问题推动解决,切实以有力有效监督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为思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据悉,近年来,思茅区抓住省级重点扶持咖啡产业的契机,采取集体资产量化入股的方式,新建或提升改造12个咖啡庄园,咖啡种植面积达23万多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超20万元。(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