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紧盯共享单车治理顽疾 化解城市“流动烦恼”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5/03/12 10:27:00

近日,普洱市思茅区五一市场门口路面干净整洁,共享电动车摆放有序,正在卖菜的李大姐向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以前买菜高峰期的时候,市场门口共享电动车多到‘叠罗汉’,还经常看到中小学生来门口骑车打闹,非常危险,现在管理规范了,大家也能安心做生意了。”

共享电动车旨在为人民提供便捷、经济、环保和健康的出行选择,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然而此前,辖区内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普洱中心城区共享单车管理混乱、乱停乱放、违规投放等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还成为城市治理中的“流动烦恼”。

民有所呼,“纪”有所应。思茅区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深入职能部门等方式,对城区内共享电动车管理情况进行把脉会诊,找准病灶根源,形成问题清单,并督促职能部门立即整改,让城市“毛细血管”恢复畅通。

在监督推动下,思茅区委牵头制定行动方案,组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思茅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司法局等部门立即行动,抽调56人形成8个工作组,深入景区、商圈、医院等共享电动车使用率较高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执法检查,并采取登记、查封、扣押、运输、保管等有效举措,解决中心城区共享电动车乱象。

该区纪委监委主动靠前,将监督“嵌入”行动全过程,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着力发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发现的部门协调不畅、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负责人,推动形成整治合力。

针对共享电动车领域反映出的问题,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制定“月考核”机制、设置“彩虹”停车点、运用“奖励+检讨”模式、开通群众监督渠道等方式下足力气,真正让共享电动车成为城市“流动风景线”。

经过此次整治行动,共享电动车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各部门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打破了以往“整治——反弹”的怪圈。目前,主城区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城市道路更加畅通无阻,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据悉,此次行动共清查共享电动车5544辆,发现问题车辆629辆,其中无牌车辆516辆,牌照破损车辆91辆,车牌号与车架号不一致车辆22辆。

“我们正在查处一批共享电动车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办案引领,深化对重点领域的系统治理。”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做好案件查办“通篇文章”,注重发现和纠治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切实将共享电动车治理从“阶段性治标”转向“长远性治本”,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有序、便捷的出行环境,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旺珍 || 责任编辑  王云菲)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