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秤

来源:镇沅县税务局     发布时间:2024/08/09 17:25:00

俗话说:“无商不奸”,但我的父亲虽是商人却不奸。

我儿时的印象里,家里的户口本上父亲的身份是“农民”,这与家里的一亩四分水田,十多亩的土地有直接的关系。可是父亲却“名不副实”,他分明不是农民是个商人,能证明他身份的就是一杆“提秤”。

20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退伍回家后,看到了家里的贫困,便毅然决然地做起了买卖。一开始他从老百姓手中买鸡、鸡蛋倒卖给其他人,赚取中间几分、几毛、几块的差价,用来养家糊口。后来他收过废纸、玻璃瓶,也收过野生芒果籽,再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收购药材、野生菌子、玉米粮食等。

随着市场发展和父亲买卖需要,父亲添置了电子秤、长杆秤、大磅秤,但每次出门走村串巷不离手的永远是那杆“提秤”,有时出门匆忙忘记带,他总是不怕麻烦地返回家把他带在身边,遇到不会算账或是年岁渐长的老者,无论是否和父亲做买卖,只要需要,父亲总是乐于帮他们算好价格,以便于他们售卖。

经年累月,“提秤”上的红色标记早已褪去,那些刻度要定眼才能辨认。凝视着它,我心里常常想,这杆“提秤”对于父亲来说是如同家人、子女般的存在,历经岁月斑驳的印记里,藏着父亲为人处世的方圆。

父亲不善言辞,也从未教过我经商的门道,只知道他称“秤”有着自己的标准,买东西时,秤杆总是平平的,卖东西时,秤杆总是翘翘的,也时常看到老乡有事没事总到他那儿坐上一会,聊上几句,特别是街天,小铺里人潮拥挤,热热闹闹。从乡里乡亲的口中听到最多的是“父亲的秤准,价格公道,做生意有良心”。

正是因为父亲的秤准,积攒下了诚信友好,积累了威信威望,

父亲被选为村委委员、村民小组长。组里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他,村里的事务也不例外,只要村里有事开会,他总是早早地就去了。

小时候,父亲常教育我和妹妹,“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能缺斤短两。待人处世,要诚信友善,像秤杆子一样精准笔直,正派刚直!”

年岁并进,父亲和父亲的“秤”深深地影响着我。上大学时我选择了法律专业,心想法律就犹如父亲手里的那杆“提秤”,代表着正直、正义、公平,是我延续、连通父亲和那杆“提秤”的路。

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我始终将父亲的教诲和手提“杆秤”的身影,当作时刻警醒自己的一记重拳,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税务干部,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自觉管住“手、脚、嘴”,始终保持热心热忱服务着纳税人缴费人,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面对一些人的感激和回报,我都选择一一拒绝、不逾矩半步,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尽心尽责履职。

现在的父亲,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的商人身份也彻底卸下来,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生活,他的老伙伴——“提秤”伴随着他退休了,变成了家里的传家宝。

在孩子周岁抓周仪式上,我把它摆在了席面上,心里暗暗想着孩子是否会如同父亲和我一样,对这杆“提秤”情有独钟,当孩子伸手将它紧紧攥在手上时,心里的喜悦无以言表,心想这杆“提秤”后继有人了。(史春玲 || 责任编辑 茹婷婷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