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探索打造 “民族+清廉”建设路子

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4/05/07 16:18:00

本报讯(通讯员 罕珊 鲁娅玲)傍晚,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澜沧县酒井乡酒房村大路老寨村民小组,茅草屋顶、木板房屋的哈尼族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容村貌,质朴的民风令人动容。

近年来,澜沧县纪委监委因地制宜,以民族文化为小切口,从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中汲取养分,深入挖掘提炼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探索打造一条“民族+清廉”建设路子,实现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人心”,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在澜沧蔚然成风。

该县纪委监委依托民族特色文娱活动,通过民族语言宣讲、歌曲、舞蹈等载体,拍摄制作“清风民语说”等短视频,开展党章学习、清廉建设宣教活动,多维互动、寓教于乐,传递清廉建设“好声音”,让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着力营造全社会“宣廉、倡廉、崇廉、守廉”的浓厚氛围。

“把廉洁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让党员群众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以优秀民族文化推进党员廉洁教育,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真触动、受教育。”澜沧县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汲取优秀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廉洁文化建设,深挖历史文化、村情村史、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提炼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把廉洁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融,创建特色清廉文化品牌,致力于打造不同民族特色的清廉文化。

该县纪委监委始终紧盯村级小微权力,以清单形式明确小微权力运行界限,对村集体“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村“两委”班子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干部作风情况等开展点面结合的日常监督检查和重点抽查,有效解决村干部用权随意性、失范性问题,护航乡村治理。

如今,党风正、人心齐、民风优的“清廉村居”图景正在澜沧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廉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深挖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加强民族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特色清廉村(居),以廉净化民风,用廉纯洁村风,靠廉优化治理。”澜沧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