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廉”动力 发展添活力

来源:云南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05/21 18:03:00

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监督重点,找准监督“切口”、延伸监督“触角”,主动下沉到企业、项目、农户、商户一线,了解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作风和履职情况,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近日向商户了解相关情况。 (通讯员 娜 英 摄)  

红河县纪委监委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紧盯企业园区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涉企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贴身”监督,助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县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图为专项监督检查组近日在红河县道源石膏制品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 (通讯员 杨紫童 摄) 

编者按: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一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锚定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找准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卡点,着力纠治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在服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以营商环境大改善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劲。

嵩明县纪委监委持续开展专项监督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 通讯员 汪 洋

近年来,嵩明县纪委监委围绕清廉云南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问题春雨行动及“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等工作要求,制定《嵩明县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方案》,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对全县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为嵩明县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争做经济发展“排头兵”持续注入“廉”动力。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督实效。县纪委监委聚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运用单元制监督工作机制,采取“蹲点式”“体验式”“交叉式”“推磨式”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深入40余家企业调研,拉家常式随机走访20余家企业,广泛收集企业困难和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住建、交运、政务、工信、不动产等19个部门反馈,印发监察建议书、问题督办函、工作提醒函23份,督促整改问题55个。

立足职责定位,压实监督成效。坚持每个季度对全县营商环境各指标排名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开展“回头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反馈责任部门,对以汇报代替落实等“说得好做得少”的问题下发督促整改通知书重点督办,以问题整改为契机,督促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查缺补漏、真抓实干。

围绕中心工作,助力营商环境发展。县纪委监委围绕全县提出的“十做到”“十提升”“十严禁”30条硬举措,结合《嵩明县2024年进一步创优“轻嵩办”服务品牌“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若干措施》等重点工作,开展“嵌入式”监督检查,有计划、分步骤对“惠企实事清单”“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4轮专项监督检查,召开专题会议2次,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与职能部门沟通解决。通过持续监督检查,全县营商环境进位争先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县营商环境投诉率、信访举报率大幅下降。

嵩明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更优化的监督方式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持续推动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为打造风清气正、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安宁市纪委监委“暖心行动”

助推营商环境展新颜

■ 通讯员 范文佳

“这个微信小程序梳理了证照办理、项目建设、项目投产3个类别24项线上办事指南,条目式列出办事所需材料、服务单位基本信息和服务程序,真是一本实用的办事宝典。”不久前,安宁市纪委监委“亲清联络员”队伍走进辖区企业,企业工作人员纷纷对“安营棒”项目跟踪服务微信小程序点赞。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安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结合企业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前期安宁市纪委监委“亲清联络员”队伍收集的问题,推出集审批事项办事指南、政策推送、审批进度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的“安营棒”项目跟踪服务微信小程序,涵盖11个审批部门涉及的24个项目审批环节,着力解决了企业政策不清、办事不畅通等问题。这是市纪委监委“亲清联络员”队伍深入一线收集问题,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

自2023年安宁市纪委监委组建“亲清联络员”队伍以来,36支队伍按照“季走访、常联系”的要求,深入全市124家规上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共帮助25家企业协调解决了32个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同时,市纪委监委在安宁市清风公园、部分“口袋”公园、产业园区以及村、社区等企业、群众密集处粘贴“护航营商环境直通车”投诉举报平台二维码,以便企业、群众反映问题,相关问题线索一键直达市纪委监委,保障企业和群众投诉有门、维权有道。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你们有哪些创新举措?效果如何?”日前,该市纪委监委单元制监督检查组向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主要领导进行询问。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以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之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抓手,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作风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派出单元制监督检查组对市直各相关部门开展营商环境“暖心行动”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随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在窗口部门开展“体验式”监督,及时发现窗口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此外,加大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的通报曝光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点名道姓曝光一起,形成有力震慑。

市委巡察机构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和职能职责作用发挥情况作为监督重点,重点关注受理的涉及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群众来信、来电、来访,通过重点聚焦推动精准发力。

鹤庆县纪委监委紧盯政务服务“小切口”

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 通讯员 崔镜润

“我的材料准备齐全,这里还提供免费拍照,护照很快就办好了,感觉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我很满意。”日前,刚办好护照的王女士对鹤庆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办证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为督促鹤庆县政务服务中心各项业务高效办理,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围绕创优提质,定期约谈关键人员,坚持班子成员必谈、窗口负责人必谈、重点岗位人员必谈的“三必谈”原则,做到警示预防在前,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窗口工作人员提能力、强作风,助力打造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服务高效、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队伍。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已开展监督检查8次,提出整改建议3条。

同时,县纪委监委与县政务服务局党组形成合力,构建多方监督、齐抓共管、落地见效的多元监督格局,将监督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督促县政务服务局健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制度、管理办法,采取日常监督的方式,对窗口工作人员在岗情况、服务态度、事项受(办)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转变作风、规范服务,不断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

“走访调研,是督促工作落地落实的不错选择。”据介绍,派驻纪检监察组会不定期到企业、县政务服务大厅等地走访调研,收集政务服务相关问题并及时反馈,跟踪督办。

县政务服务中心结合群众需求,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受理模式,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我们一直秉承‘我用诚心、细心、耐心、爱心,换您的放心、安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探索政务服务改革新举措,切实提高办事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县政务服务局副局长介绍,县政务服务中心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同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母婴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配备急救设施,提供免费复印、免费雨伞外借,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暖心的便民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力推动问题解决,以有形有效监督助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