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减”下去 效能“提”上来

来源:云南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07/19 11:11:00

■ 本报记者 巩雅菲 通 讯 员 何品静 李卿钰 陈艳坤 周凌峰 刘奕麟 杨成菊 范文佳 卢滢吉 张兴吾 胡思瑜 李 玲 李瑞萍 黄永美 徐天芳 李慧娴 王元春 梁家礼 李 兰 游茜茜 余 晨 赵 茜 鲍海燕 王泽先 朱容生 王德芹

近年来,我省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拿出实招硬招为基层松绑减负、促干部担当作为、助治理效能提升,为云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汇聚起强大力量。

聚焦群众所想所盼

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走进彝良县政务服务大厅,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一次性告知”不再是冰冷的政策条文,而是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彝良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优化政务服务作为重要抓手,整治政务服务中的形式主义。“一窗通办”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让基层干部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镇康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督促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等部门共同推行村级组织规范运行“四清”工作机制,推出清权责边界、清机制牌子、清服务流程、清事务层级“四清”措施,明确没有实质性业务、不发挥作用的机制牌子一律撤销摘除,并要求各部门不得随意要求村级新挂机制牌子。

水富市纪委监委坚持把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将“减牌子”工作纳入水富市2024年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办”项目。

今年以来,富宁县纪委监委聚焦部分村组阵地“空挂牌子不办事、制度满墙不管事、功能闲置耽误事、服务缺位闹心事”问题开展监督。截至目前,通过监督推动全县151个村(社区)清除名不副实的“牌子”210余块。

为了让村(社区)集中精力做好带领发展、推进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近年来,勐腊县纪委监委针对干部群众反馈的基层负担过重等问题,按照“清理一批机构牌子、下墙一批工作制度、规范一批功能室”原则,解决村级办公服务场所牌子数量多、种类多、形式多等问题。

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通过综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案件查办、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排查,注重从信访举报件中“筛”、从作风建设督查中“找”、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挖”,有针对性地持续纠治突出问题,积极捕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深化纠治“指尖”歪风

着力减轻干部负担

牟定县纪委监委将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为重要切入点,通过“一调研、两清单、三排查、四会审”的专项化治理方式,监督推动精简政务应用小程序、线上工作群,纠治不合理摊派、多头填报、捆绑考核等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卸下“指尖上的重担”,提升干事劲头。

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顽疾,凤庆县纪委监委果断“亮剑”,专项清理重叠冗杂的微信工作群和任务转发、点赞群,让基层干部从烦琐的线上任务中解脱出来。同时,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文件传输的“无纸化”与“即时化”。

为了让基层干部少跑腿、少迎检、少留痕、多干事,石林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围绕“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让基层有感”的目标,坚持“减少虚文陪会、简化多头督考、解决指尖束缚”系统施治。

“今年以来,上级检查的次数少了,迎检的材料薄了,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这些变化是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许多基层干部的真实感受。为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金平县纪委监委紧盯基层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以会议文件、督查检查、考核评比、材料报送、留痕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督促各级党委、部门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促进完善制度规范,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安宁市纪委监委通过“季度常态化走访+专项整治+派驻监督”,为基层甩掉形式主义的“包袱”。市纪委监委实行每季度常态化走访,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深入各街道对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进行座谈,了解通过微信群随意摊派工作、随意扩大工作范围等情况,并督促整治。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把纠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及时开展“减群组”工作,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微信、QQ等工作群数量,让基层干部从“群里@”变“实地走”。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自纠。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日常监督检查27次,走访部门73家,推动解决问题20个。

坚持建章立制

强化落实举措

丽江市古城区纪委监委聚焦差旅费报销、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等关键环节,监督推动财政、政务服务管理、工会等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优化操作规程、填补管理漏洞,实现质效提升。

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围绕社区减负增效,与区民政局联动深入社区调研,对社区承担的工作事务、机构牌子、证明事项等情况进行多轮次调查。在摸清社区责任和工作的基础上,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区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共同研究探讨社区减负增效的措施和机制。

峨山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组建专题调研监督组,聚焦市对县、县对乡(镇)各类“督检考”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调研监督,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摸清形式主义新动向、新问题,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在威信县,不少基层教师曾被小程序推广、打卡等任务困扰。不久前,中共威信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2024年威信县中小学基层减负工作予以明确,切实解决了基层教师的困扰,让其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

今年以来,昆明市东川区纪委监委通过调研梳理、开展明察暗访、督促定期开展自检自查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减负措施落地落实,破解困扰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问题,压实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则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细化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措施,督促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坚决扛实主体责任。该县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专责,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着力构建部门协同联动、“十指联弹”合力纠治“四风”工作格局,以优良党风政风持续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楚雄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以清廉楚雄建设以“小”见严纠“四风”“固堤行动”为抓手,围绕整治形式主义方面持续发力,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现象,持续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及2023年以来涉及的“新形象工程”等问题。

大姚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基层减负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和明察暗访等方式,聚焦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及文件会议隐形变异、“督检考”多头重复、“脚尖上的形式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营商环境中的形式主义等12类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分类别、分阶段统筹推进监督检查,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富宁县纪委监委加强源头治理,调整充实县专项机制成员单位,对照省委“基层减负云南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要求和基层减负负面清单开展自查,形成工作任务落实清单,细化55项落实事项,大力整治文风会风不实、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等突出问题。

针对县直部门督查检查协同联动脱节等问题,近年来,镇雄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全县各级各部门推动工作、政策落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同时,通过集中集成集束方式,把部门督查检查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整合起来,变“各自为战”为“合力攻坚”,破解基层督查检查无序、力量不足、多头检查等问题,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