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 我与麻洋村

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4/07/23 17:55:00

不知不觉间,我到镇沅县麻洋村驻村已有200多天了,这200多天里,有胆怯、迷茫,也有过困惑、焦虑,但迷雾散去后的豁然开朗,让我与麻洋村的相遇相识变得既丰富多彩又余味回甘,我也逐渐适应了新角色。

初相遇:邂逅炊烟袅袅。自去年7月初毕业,10月中旬到麻洋村驻村,短短3个月,我经历了从学校到机关,从机关到村里,从教室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短期内角色频繁转换,让我忐忑不已。犹记得背着大包小包刚到村里时,我焦虑如何才能承担起选调生的重任,担忧如何才能适应乡村生活并开展好驻村工作。事实上,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村“两委”干部热情地迎接我,书记耐心地向我介绍村里的情况,让原本不安的我逐渐卸下了心里的包袱。第二天,书记就带我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一次次的走访让我逐渐熟悉了村民,他们也慢慢接受了我。现在我走在村里,村民都会主动同我打招呼,唠唠家长里短,我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感受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渐相识:融入基层生活。一段时间后,我能够熟练地开展工作了。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脱贫户、监测户基础信息核对和收入采集核算,省外务工交通补贴,雨露计划,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催缴……这些基层重点工作我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作为村委员会主任助理的我第一次参与小组人大代表选举;第一次迎接上级部门的督导检查;第一次为符合条件的群众申报补贴;第一次加入巡逻小组,进入哀牢山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排查……我的“畏首畏尾”在诸多的第一次中被治愈,也让我这个基层工作的门外汉逐渐成长起来。

长相守:扎根基层书写青春故事。在驻村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年初迎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的时候,因为接踵而至的问题和压力,我打起了退堂鼓。就在这时,书记的一句“年轻人刚参加工作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我当时也是这么过来的。”让我豁然开朗。我调整好心态,加强学习,大胆请教,全力以赴,最终顺利完成了考核任务。农村,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作为选调生,我将始终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与群众在一起,在田间地头继续书写属于我的青春故事。

通讯员 李祎颖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