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夏增雯 旺 珍
“我们对这笔钱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在纪检部门的监督推动下真的追回来了。”日前,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刀官寨村民小组负责人看着期盼多年的40万元进入村民小组账户,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
不久前,思茅区纪委监委以“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为契机,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对全区7个乡(镇、街道)81个村(社区)集体“三资”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全面查找问题线索。
监督检查中发现,思茅区南屏镇曼连社区刀官寨村民小组于2014年将集体资金40万元借给了个人,10年来借款人以各种借口拒绝归还。近日,在区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监督推动下,该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以上是思茅区纪委监委以监督实效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举措。今年以来,思茅区纪委监委把纠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持续提升村级事务管理水平,守护群众“钱袋子”和“家底子”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着力纠治村(社区)集体餐费报销混乱、违规发放津补贴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侵占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套取集体资金的违纪违法问题,推动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压实主体责任,管住用好村集体资金,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为了确保思茅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该区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并对整治重点、阶段步骤和工作要求进行专题培训,细化整治具体内容,明确整治工作落实单位和责任人。
同时,思茅区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翻阅台账资料、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走访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方式,重点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村组对外借款及对外担保、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并督促整改一批资金、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典型问题。
“提前掌握被监督检查乡镇近年来是否存在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行为,能够快速精准发现问题,有效避免监督走过场、搞形式。”在开展监督检查前,督察组紧密沟通信访、案管、党风政风及区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全面掌握被监督对象存在违纪违法情况,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查找问题准、反映情况实,切实增强监督针对性,提升监督质效。
与此同时,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思茅区纪委监委发挥综合治理效应,及时形成问题清单,进行重点督办、严查严办,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村(社区)明确整改时限,夯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和使用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运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