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梦凡
时值雨季,正是甜龙竹竹笋成熟采摘的丰收季节。几场雨过后,位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镇大过岭茶厂抱木冲甜龙竹产业基地种植的甜龙竹陆续出笋。一株株甜龙竹生长茂盛,叶片宽大,枝条向外扩展,身形壮硕。凑近细看,每一株甜龙竹的根部,都冒出三四根竹笋。
“我们充分盘活自有茶园资源,创新种植模式,从去年开始在茶园内套种甜龙竹,探索因地制宜积极推广‘茶+甜龙竹’的现代高效立体种植套种模式。”江城县大过岭茶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介绍。
不久前,我随同江城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一同前往江城县康平镇的大过岭茶叶有限公司抱木冲甜龙竹产业基地开展监督检查。
“你们种植基地怎么管理的?日常管理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组向基地相关负责人问道。
“我们日常雇用了8户农户共16人管理甜龙竹基地,村民们平时负责给甜龙竹除草、培土、修枝打杈,到竹笋成熟采摘期负责采摘鲜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希望政府帮忙协调部分临时用工,以保障竹笋丰产季节的采摘需要。”
从田龙竹基地回来后,我带着问题第一时间向镇纪委书记汇报,并与镇属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在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康平镇整合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土地等资源,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政策协调等难题。
同时,我们采取“项目+部门”监督机制,条目式列出监督任务、任务来源、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等要素,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联动监督。
日前,我再次同镇纪委书记到甜龙竹产业基地监督检查,来到田龙竹竹笋加工厂,只见一筐筐从基地里拉回来的竹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库房内,村民们正忙着给竹笋打包装车。
离开田龙竹竹笋加工厂准备返回的时候,我们依旧看见村民们陆陆续续把竹笋拉回加工厂,不禁感慨,这何尝不是一份“甜蜜事业”。
身处基层一线,我将立足岗位职责,继续做实做细监督,着力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江城县康平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