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伤疤”变成“新绿地”

来源:云南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17:27:00

■ 通讯员 李 芳

“采矿留下的深坑目前已经被填平,部分覆土绿化已定植,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应该可以按期完成景圈线12千米石场、勐班勐良铜矿、勐班岩脚灰岩矿等3个矿山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任务,年底就能申请验收了。”日前,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钟山乡景圈线12千米石场进行监督检查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向检查组汇报。

此前,景谷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存在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难度大,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随即,县纪委监委督促涉及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危岩清理、采坑回填、植生槽挡墙、截排水、覆土绿化等整改工程,进一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监督推动下,历史遗留矿山裸露的“老伤疤”正在向“新绿地”转变。

近年来,景谷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整合监督力量,紧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采取“室组地”“组组”协作联动方式,联合牵头部门,以“嵌入式”“点穴式”监督深入重点矿山修复治理项目开展实地督导,进一步发现矿山生态修复标准不高、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协同联动推进问题整改,牢牢守住矿山修复治理红线。

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事关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景谷县纪委监委将工作做在日常,将矿山修复纳入“清廉景谷”建设十大行动监督内容,紧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以专项会商、现场勘查等方式,督促县自然资源局、县林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涉及矿山修复的乡(镇)履职尽责,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通过构建上下协同、整体联动的监管闭环,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严格落实矿山修复责任,持续巩固修复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景谷县纪委监委针对县域内未完成修复的8座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监督检查4次,列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会议3次,发现督促整改问题7个,向牵头部门发出工作提示1次。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