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紧盯服务效能提升、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等重点环节强化日常监督,深挖细查影响营商环境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图为孟连县纪检监察干部近日在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了解相关情况。 (通讯员 刘松琳 摄)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把监督保障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惠企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图为景谷县纪检监察干部近日到景谷多上果汁饮品有限公司开展监督。 (通讯员 石秉娟 摄)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清廉云南建设之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抓手,强监督、实服务、严追责,精准发力、靶向纠治,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果飘香季 监督护航忙
——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助力 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 通讯员 徐守菊
深秋时节,一串串碧绿圆润的坚果果实挂满枝头,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一水村坚果种植户杨克华每天都忙着组织工人采收坚果。
“技术改良后,我家今年的坚果产量有所提高,销售价格也比去年高,每公斤增加1元钱左右,预计我家今年的坚果销售收入能有60万元。”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杨克华激动地说。
而在此之前,杨克华一直被自家坚果产量低所困扰。
临翔区纪委监委在了解到杨克华的相关情况后,迅速将这一问题反馈给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督的推动下,临翔区科技服务队队员及时到杨克华家的坚果种植地组织开展“落头开心”“果园放蜂”“营养补充”3项关键技术培训。
“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我家今年的坚果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按这样的发展,两年后,果园产量有望从现在的60吨增加到100吨。”杨克华高兴地向纪检监察干部算着这笔“幸福账”。
种得好还要卖得畅,为解决坚果销售难、售价不稳定等难题,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集众智破解这一难题。最终,在监督的推动下,各县(区)探索出了临沧坚果产业联盟市场运营新模式,通过采购订单、股份合作、托管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模式,有效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农户以及合作社、村集体都有合理收益,实现种植、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让千家万户的“小坚果”变成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金果果”。
同时,临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之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力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在督促各职能部门积极协调银行对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给予融资支持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破坏营商环境、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等违规违纪问题。
在监督的推动下,临沧市各银行机构持续加大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力度,持续推动解决“三农”融资产品服务空缺难题,同时,还根据坚果产业发展实际,“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出了“坚果贷”信贷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如今,临沧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坚果产业,目前,全市坚果种植面积已达263万亩,预计实现综合产值达160亿元,坚果产业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疏堵点 消痛点 克难点
——丘北县以有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 通讯员 王灵惠
“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之初,我们只提供了相关材料,其他手续都是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全程代办,速度很快,让我们感到很暖心。”刚在丘北县顺利注册开办康养基地项目的云南中健亨泽医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丘北县纪委监委将履行监督职能职责与护航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整合监督力量,主动谋划推进,直击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强化监督检查和主动靠前服务双管齐下,既推动相关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又主动帮助企业高效解决问题,推动构建“企业有感、部门有为、护航有效”的工作格局。
“补贴资金是否已经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主动作为?有没有出现‘吃拿卡要’的情况?”日前,丘北县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再次走访丘北宏邦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职能部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相关情况,确保惠企政策直达生产一线。
此前,丘北县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在开展“一对一”走访联系企业活动中得知,该公司获批省级猪肉储备补助资金28万元,但补贴资金却迟迟未能按时兑现。随即,县纪委监委与工信商务、财政等职能部门沟通对接,了解具体情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惠企政策,做好对下指导和对上争取,加快资金清算进度,最终依规依纪高效完成了专项补助资金相关审批发放工作。同时,针对相关惠企补助资金不能及时兑现这个共性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发出监督预警卡、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要求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供给,提高企业的获得感。
“补贴资金已经到账,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不时就有纪检监察干部前来走访,了解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让大家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主动下沉走访企业,能够让我们及时全面了解生产一线的真实诉求,制定问题整改措施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真正达到助企纾困的目标。”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海县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
持久形成护航营商环境监督合力
■ 通讯员 陈绮璟 杨雪辰
日前,通海县纪委监委协同县市场监管局与银行、电信公司等多家单位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在玉溪市率先设立“市场经营主体服务直通点”。
“市场经营主体服务直通点”的设立,既可免费帮助个体工商户、企业通过网上“云南市场监管网上办事大厅”或微信小程序体验申请设立、变更、注销、年报、经营异常名录(状态)修复、银行开户等服务,既拓宽市场经营主体政务服务网点范围,又可解决市场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碰到的登记注册、贷款融资等难题。截至目前,通海县34个网点50余名帮办代办人员已全部到岗。
“前期,我们通过走访,整理研判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为精准开展监督、聚力解决问题打好基础。”通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推动监督工作,县纪委监委联合多家单位走访调研,以召开协调会、跟踪督导、发送提示单等方式,统筹各方力量,协调解决问题,形成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同题共解、同向聚力的监督格局。同时,借助“室组地”联动方式,让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纪律监督切实发挥作用,凝聚成统筹兼顾、融会贯通、持久稳定的监督合力。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通海县以清廉云南建设之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为着力点,成立重点项目办公室,设立“惠企政策服务”窗口,构建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工作机制,推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准确把握容错纠错与严肃执纪的边界,鼓励党员干部以坦荡真诚之态与企业家进行接触和交往。制定《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激励担当作为” 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构建“4+3+1” 工作机制,将不实举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反馈,助力澄清对象消除顾虑、轻松前行,使干事创业者更具底气。今年以来,共开展澄清正名17次,对1名错告举报人进行批评教育,对19名澄清正名干部进行暖心回访。
芒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 通讯员 刘晓蓉
“企业在优惠政策落实方面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今年以来,芒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清廉云南建设之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聚焦政策落实不到位、“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政商关系“不亲”“不清”等问题,严肃查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发挥联动监督的组织作用和系统优势,建立“常委带队+‘室组’联动”机制,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的切入点和服务保障的着力点,做到联动监督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面对面进行座谈,倾听企业心声,破解发展难题。全市党政机关共开展“当面见企业”活动147次,收集问题100条。
芒市纪委监委还着力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正之风,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顽疾”,及时亮出“撒手锏”,坚持做到优先受理、单独建账、限期办结、及时反馈,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政策落实、革除作风“顽疾”、清除腐败沉疴、扫除行业乱象。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贯穿严的基调,对收集到的线索进行全面核查,并将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围绕群众身边易发生的腐败问题、作风问题,主动靠前监督,进一步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不定期对“12315”投诉举报的受理办理情况进行抽查,通过常态化监督,驰而不息压实市场监管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其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共处置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问题线索15件,给予组织处理6人,立案审查调查11件1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
“下一步,我们将适时进行‘回头看’,以强力监督执纪问责倒逼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芒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