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商有锋
“我们的监督重点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通过紧盯‘三资’管理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坚持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
“我们用监督发力助推人居环境提升,围绕县委重点工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监督检查,在责任落实、组织引导、项目推进及资金管理使用四个方面无死角监督,确保项目按期完成、资金投入高效,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工作实绩、“晒”工作短板、“亮”思路举措……日前,景东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下发了关于落实“一乡(镇)一特色”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纪委、监察室每项特色工作必须有发现的问题、有办理的案件、有见到的成效,并把特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晾晒”评比。
今年以来,为推动各乡(镇)纪委、监察室更加精准发挥作用,提高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成色,景东县纪委监委坚持推动基层监督和基层治理贯通融合,挖掘各乡(镇)纪委、监察室做强基层监督的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打造“一乡(镇)一特色”监督重点,并通过以案代训全面提升基层监督辨识度。
“这不仅让乡(镇)纪委发现自己区别于其他乡(镇)纪委的监督重点,同时也让全县基层监督工作更为突出、更具景东‘辨识度’。”景东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景东县锦屏镇抽调镇农业服务中心、镇财政所精干力量组建镇会计委托中心,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开展项目资金申报使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督促全镇19个村(社区)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做到账清、账实。
“我们通过紧盯‘三资’管理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领域,靶向发力纠治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及时对‘三资’领域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锦屏镇纪委相关人员介绍,通过打造“一乡(镇)一特色”监督重点,锦屏镇找准了监督工作重点,取得了监督工作实效。
乡(镇)纪委是基层监督的重要力量,只有乡(镇)纪委书记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全面过硬,基层监督才能取得实效。为着力提升乡(镇)纪委书记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景东县纪委监委一方面精心设计培训课程,通过邀请普洱市纪委监委、景东县纪委监委业务骨干授课,强化案例实训和研讨交流,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找差距、补短板,进一步提升乡(镇)纪委书记专业化本领;另一方面,在协作交叉监督检查和办案过程中落实“一案一跟”,强化以案代训,充分发挥包抓领导、联系指导纪检监察室帮带作用,深化运用“老带新”“熟带生”模式,对全县13个乡(镇)纪委书记进行全程指导,“面对面”分析问题、“手把手”指导业务,立足实战、以训促学,“传”经验、“帮”提升、“带”作风。
“从一个零基础的新人,到了解办案全过程,熟悉掌握数据分析研判、审讯谈话、笔录制作等,这是完全不同的工作体验,让我进一步拓宽了眼界和思路,增强了我的审查调查综合业务能力。”新上任的景东县大朝山东镇纪委书记李元丽在参与办案过程中坦言,这段以案代训经历使她收获颇丰。
“打造‘一乡(镇)一特色’监督重点,就是要把我们的本土特色、工作亮点作为重点,做好‘招牌菜’。”景东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积极探索创新,做细做实做优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水平,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