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商有锋
“老大哥,今年一共种植了多少亩蚕豆?种植、管理过程顺利吗?市场销路如何?”
“今年种了200多亩蚕豆,目前已经到了丰长期,现阶段用工少一点,有20多人,我们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面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询问,蚕豆种植大户杨某高兴地说。
近日,景东彝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该县文井镇文华村田间地头,深入蚕豆种植基地,围绕政策落实、扶持资金拨付、项目实施等开展监督检查,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问题,确保产业发展政策落实不走样、资金使用不偏向、产业发展不偏轨。
文华村村民吴某从蚕豆播种、中耕管理到采摘,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着。在文华村,像她一样务工的村民有上百人。自耕地流转把土地租给种植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后,该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且每天可以获得80元—120元不等的收入。发展产业不仅让土地“活”起来,更成为种植户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充实了村民们的“钱袋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今年以来,景东县纪委监委围绕产业发展中的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深入产业基地、行业部门和乡(镇)、村(组)开展全链条监督,通过访民情、查实情、问廉情,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协调推动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探头”作用和“室组地”监督优势,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行业职责,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为确保工作实效,景东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定位,聚焦产业政策补助资金发放、农业技术服务培训等环节,细化监督清单,明确监督任务和措施,加强统筹联动,通过加强基层村务监督工作指引,采取县带乡、乡带村的“传帮带”模式,在实践中着力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有力延伸。截至目前,共开展产业专项监督检查5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条,推动解决问题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