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
宁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赵润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作为来自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地的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新起点,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加强与组织、政法、民宗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互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强化行业监管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的统筹衔接,以“领导包片统筹、片区联动协作、任务互助互办”的工作格局,持续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管双向贯通、同向发力。
沧源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李玲:
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扎根边疆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立足工作岗位职责,用好用活沧源县纪检监察网、“佤山清风”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板等载体,多角度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充分发挥“佤山清风讲堂”“清风宣讲站”等廉洁阵地作用,通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把民族团结落实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武定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乔丽华:
作为派驻政协机关的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人员,我们承担着监督推动政协、统战系统各单位在促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履职担当的职责和使命。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民族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问题、压实责任,强化与统战、民族宗教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对各民族群众关心关注的惠民补贴、低保、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推动监督和监管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切实维护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
景东县纪委监委宣传部干部周廉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只有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汇聚更大范围内的改革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着力在民族共融、共建、共享中发挥“牵线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与各族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促进发展当作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聚焦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