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和提升案件查办质效,西盟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以案件复盘为抓手,从程序手续、案件突破、事实证据等方面进行逐项辨析,通过对证据材料的详细梳理、对违纪违法事实的审核认定、对处分意见的讨论交流等方式,以解剖个案开展实战练兵、以个案复盘带动类案总结,全面提升基层执纪执法水平和监督治理效能。图为西盟县纪检监察干部近日在该县岳宋乡针对相关案件开展工作复盘。 (通讯员 刘奕麟 摄)
编者按:纪检监察工作关乎党风廉政建设与社会公平正义,案件查办质效更是衡量其工作成效的关键标尺。近年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提高案件查办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案件查办新方法新路径、做实案件查办“通篇文章”等方式,打出案件查办“组合拳”,全面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云龙县纪委监委抓实案件复盘——
推动案件质量和干部能力“双提升”
■ 通讯员 杨银湘
“因为不熟悉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的业务办理流程,导致前期的调查工作走了不少弯路。”“年轻同志在谈话技巧、时机把握、调取证据等方面还需要改进和提高。”近日,云龙县纪委监委第一协作片区对近期自办的一起典型案件进行复盘回顾。在案件复盘分析交流会上,云龙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不避短、不遮丑,从立案调查到移送审理,全过程复盘分析办案中存在的问题。
为打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不断提高干部纪法运用、线索研判、证据固定等实操能力,切实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云龙县纪委监委以“经验交流+案件复盘”强化以案代训,通过对典型案件全流程复盘总结、互评互问等形式,找出问题并建立“错题集”、制定“路径图”,进一步提高对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指导的精准度。今年以来,在“经验交流+案件复盘”闭环工作方式的助推下,云龙县纪委监委依托“室组地”联动机制,累计处置问题线索126件,立案64件、处分52人。
“面对面、心贴心的复盘分析令人受益良多。”谈起“经验交流+案件复盘”模式,云龙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杨素贞感慨说:“这样的复盘交流,达到‘一案精复盘,全员皆受教’的良好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守牢办案安全‘生命线’,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加速成长为审查调查工作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云龙县纪委监委始终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强化对案件质量全过程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通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复盘辨析、答疑解惑,既定期“体检复查”、集体“把脉会诊”、互相“揭短亮丑”,又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勤于归纳总结、善于研究提炼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实战—复盘—改进”的能力提升链条,推动实现干部能力素养和审查调查质效“双提升”。
“我们将以案件复盘剖析为重要抓手,增强政治意识、提升业务能力,进一步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化审查调查队伍,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云龙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麻栗坡县纪委监委采取“四定”工作方式——
实现案件查办“四提升”
■ 通讯员 喻天丽
今年以来,为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出实效,麻栗坡县纪委监委在案件查办方面采取“定事、定人、定时、定责”的“四定”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实践中,麻栗坡县纪委监委对集中整治期间收到的问题线索及时进行分类,凡涉及集中整治相关问题的线索,及时召开会议提出处置意见后优先组织排查,即“定事”。围绕线索来源、涉及领域和问题轻重缓急等因素,结合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特长、工作经验等精准确定承办人员,即“定人”。在线索办理时限上,实行当天受理、当天分办、当天提出处置意见,根据每个线索的难易程度分别确定办理时限;同时,每7天召开一次县纪委书记办公会听取案件查办情况,明确案件移送审理后须7天内审结,以办理时限倒逼工作进度,即“定时”。为确保案件办理质效,县纪委监委全面压实领导包案责任,督促班子成员对集中整治相关问题线索进行全程跟踪、靠前指挥,必要环节直接参与,对案件查办中的疑难问题及时研判督导、推动解决,即“定责”。
“每个线索都有人盯、有人跟踪,不仅办理时限明显缩短,而且线索办理数量较往年同期翻番,效率也明显提高了。”麻栗坡县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通过落实“定事、定人、定时、定责”工作方式,实现了线索核查和案件查办时、度、效、量四提升。
“明天起草初核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批,整理核查阶段相关表格及其他需要的材料,后天找这几个人谈话。”近日,麻栗坡县杨万乡纪委书记刘秀娟针对当天拿到的问题线索,在确定线索处置方式后,立即采取工期倒排的形式向纪检监察干部明确每天的具体工作任务。她说,为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有关工作,她会把案件办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人、到具体时间点和具体环节。
“对集中整治期间形成的好的工作方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固化形成制度,常态化长效化落实。”近日,麻栗坡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集中整治专题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定事、定人、定时、定责”工作方式实践运用,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巩固集中整治期间案件办理质效。
站在“后端”看“前端”
——临沧市临翔区强化“反分析”工作提升案件查办“附加值”
“案件不是办完就结束了,而是要延伸监督链条,从查办的案件中找出责任缺位、管理漏洞、制度空白等短板和弱项。”在临沧市临翔区纪委监委一片区协作单元案件“反分析”会上,临翔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如是说。
类似的“反分析”会在临翔区纪委监委及各发案单位已成为常态。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站在“后端”看“前端”的职能优势,把案件“反分析”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系统观念、体系思维,积极构建以个案检视、类案分析、成果运用为框架的反向审视工作体系,深挖典型案例“富矿”,不断提升案件查办“附加值”。
实践中,临翔区纪委监委坚持把个案问题上升到“面”上施治,通过督促推动各发案单位开展“一案一警示”对典型案件进行“反分析”,“拉网式”查找责任缺位的松懈点、制度建设的薄弱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监督管理的空白点,倒逼案发部门或单位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防范治理腐败效能。
“这样的举措重在推动各级党组织在以案促改中扛起政治责任,联系实际,把工作、职责摆进去,认真对照反思、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临翔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临翔区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不断强化“反分析”,推动查办案件由集中治标向标本兼治、提高效能延展转化,最大限度把案件查办“含金量”挖掘出来,做实做细案件查办“通篇文章”。
为强化常态长效治理,临翔区纪委监委把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制度执行纳入日常监督内容,搭建起监督、调查、处理、教育、整改、建制相统一的工作格局,通过以案示警“除灰尘”、以案促改“除盲点”、以案正风“除弊病”,持续释放“惩”的震慑、发挥“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坝。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分析、排查、跟踪力度,发挥好查办案件治本功能,积极推动查办案件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实现有机统一。”临翔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