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以治村 廉而宜居

来源:云南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12/19 16:22:00

编者按:

“清廉村(居)” 建设是关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从规范权力运行到加强监督执纪,从弘扬廉洁文化到推动村务公开,多管齐下,积极营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氛围,推动“清廉村(居)”建设走深走实。

通海县纪委监委奏响“清廉村(居)”建设“最强音”——

打通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 通讯员 陈绮璟

为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近年来,通海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传播范围广、操作便捷、贴近群众的优势,创新开设“清廉村(居)大讲堂”,将廉洁文化、党纪法规、村务监督等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清廉村(居)大讲堂”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涵盖丰富多样的主题,有对党纪国法的讲解,对与农村党员干部密切相关的条款进行详细阐释,让基层党员明确行为红线;有对清廉榜样事迹的生动宣扬,通过讲述本地或周边地区优秀村干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故事,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树立标杆,激励他们见贤思齐;有对村级事务管理规范的详细解读,包括村务公开的范围、程序,集体资产资源管理要求,工程项目建设监督要点等,增强村民对村务工作的认识与监督意识。

“以前总觉得党纪法规离我们很远,通过‘大喇叭’这么一讲,才知道村里的事儿很多都和这些规定有关系。”通海县河西社区居民苏金芬说,“清廉村(居)大讲堂”的开播,不仅让村民成了“清廉村(居)”建设的参与者,也让大家增强了监督意识、提高了能力水平,许多村民在收听节目后,对村里的事务更加关注,积极参与到村务监督中来,有效促进了村级事务的规范运行。

为确保“清廉村(居)大讲堂”的质量与效果,通海县纪委监委精心组织策划,收集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写宣讲内容,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进行讲解,力求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如今,“清廉村(居)大讲堂”已成为通海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传播着廉洁的种子,助力清廉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奏响嘹亮的“最强音”。

与此同时,通海县统筹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实施“百千万文化工程”,为全县农家书屋补充更新168册廉洁文化图书,厚植村(社区)廉洁文化基础;鼓励特色廉洁文化作品创作,编排反腐倡廉花灯小戏3个;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放映廉洁文化题材的电影655场次,观影群众达4万余人次。

助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双江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清廉村(居)”建设靠前监督

■ 通讯员 罗英芳

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干净整洁的村间道路、绿意盎然的田野风光……走进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清廉村(居)”示范点勐勐镇大荒田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从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横流的村庄到人流如织的“网红村”,大荒田村的美丽蝶变,是双江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也是该县纪委监委加强“清廉村(居)”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双江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清廉村(居)”建设、共富产业项目发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等方面,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靠前监督,助力跑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加速度”。

“项目多了、产业兴了,监督检查必须紧紧跟上。”双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县纪委监委持续推动监督下沉,紧盯小微权力运行、“三资”管理、“清廉村(居)”建设等方面,组织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及时跟进、靠前监督,精准发现乡村共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程监督整改落实情况,以铁纪为乡村振兴护航。

“多亏了乡纪委的督促跟进,大家心里的疑惑没有了,广场、停车场都已经建设完成,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游玩,我们生意也好做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双江县沙河乡允俸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俸华兰介绍,2023年,东西部协作共投入资金1090万元实施允俸社区景亢村民小组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包括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村内污水收集管网、傣族风情村民广场、停车场等,完善了景亢村民小组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景亢村民小组在产业发展、村组道路、人居环境、农旅融合等方面得到极大提升。

为了督促各村“两委”班子转变作风,双江县纪委监委调动各类监督力量,督促民政、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对村级组织权力和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小微权力”监督清单,推动村级干部规范用权、廉洁用权。

“我们村集体事务决策有村规民约和乡贤参事、党群议事、‘两委’决事、村民评事的‘一约四事’机制,让村务真正实现了在‘阳光’下运行。”提到由“清廉村(居)”建设推动实行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双江县勐库镇公弄村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盈江县纪委监委扛牢监督责任——

激发乡村振兴“廉”动力

■ 通讯员 刀琴珍

近年来,盈江县纪委监委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重点纠治政策落实不力、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行为,以强有力的举措为乡村全面振兴护航。

实践中,盈江县纪委监委扛牢监督责任,聚焦特色农产品打造以及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政策扶持、资金兑现等重点,梳理制定具体监督措施,确保监督具体精准。实施“室组地+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由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走访、抽查检查等方式,详细了解各部门履职尽责情况,推动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以强监督促强监管。

“我们还对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建立专项台账,限时核查处置,严肃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盈江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深化专项整治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效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震慑作用。

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盈江县纪委监委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小切口”,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持“零容忍”,成立4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15个乡(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集体财务收支、村务公开等方面强化监督检查。

盈江县把“清廉村(居)”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环境治理、绿色发展、“生态共富”等领域进行精准监督,并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廉洁文化引领作用,激发基层群众干事创业的“廉”动力。

“我们将持续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推动专项整治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专项整治成果护航乡村振兴。”盈江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墨江县纪委监委开展“贴身式”监督——

推动清廉效益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

■ 通讯员 李 庆 罗媛华

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镇大乜多村瑶鸡代养基地,只见一排排标准化鸡舍掩映其中,鸡舍内养殖笼架有序排列,一只只毛色鲜亮、体态健壮的瑶鸡在圈舍里悠闲地踱步觅食。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的家底‘厚’起来了、村民的钱袋‘鼓’起来了,有镇村两级监督力量的护航,大家更有信心和奔头了。”墨江县龙坝镇大乜多村党总支书记周浩激动地说。

近年来,就如何答好村集体经济健康稳步发展这个命题,墨江县纪委监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丰富“清廉村(居)”建设内涵“答题”,发挥村级监督“贴身”优势,让清廉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实现清廉效益与经济效益“同频共振”。

“前些年,在瑶鸡养殖起步阶段,因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村民对发展壮大瑶鸡养殖产业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大乜多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白帽六说。

龙坝镇纪委结合瑶鸡产业养殖发展进程,指导大乜多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贴身式”监督,确保合作社资产和运营方式公开公示,让“责权利”三者明晰。

“从准备购入瑶鸡鸡苗直至瑶鸡出栏,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十分用心。”大乜多村群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光兴说。

正是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贴身式”监督,打消了群众的疑虑、投资商的顾虑、党组织的忧虑,大乜多村形成了“党组织+合作社+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养殖模式,并在全镇应用推广,积极培养了一批现代化养殖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

“瑶鸡养殖合作社正式运营之后,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重点就转到了如何监督好村集体经济收益和支出方面,确保全体村民都能够分享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大乜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白帽六说。

2024年,大乜多村群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瑶鸡出栏20.6万羽,农户收益46.35万元,带动周边19户农户开展瑶鸡养殖。

大乜多村成功发展瑶鸡养殖业,离不开“清廉村(居)”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乡村振兴的能量加持,下一步,该村将持续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让更多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