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佤山织“廉”心

来源:云南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4/12/23 09:24:00

通讯员 刘奕麟

佤族织锦又称佤锦,是佤族人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之一。在佤语中,将佤族织锦称为“待”,其纺织工序极为讲究,工艺步骤繁琐而精细,从选料、纺线再到织造,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佤族人民对细节的追求和对传统的珍视。因为一次工作契机,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佤族织锦身上的“学问”。

佤族织锦技艺采用踞织法,用若干细竹、木棍按规律挑起或压下经纱,挑出织孔,用木梭引纬线穿过织孔、拉直,然后用穿过经线的梳板将纬线打紧,如此循环往复,织的速度虽慢,但线严孔密、质量颇好。

松紧得宜、横平竖直,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心手相应、积微成著……在细密的经纬之间,我从中体会到了“廉”的鲜活内涵。

初见织锦时,斑斓的彩线在木梭的牵引下形成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我好奇地询问起这织锦的奥秘,织锦的老人微笑着告诉我,这织锦不仅是佤族的传统手艺,更是佤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一针一线都蕴含着佤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做人做事要像织布一样,一针一线绝不能有所错漏。”老人说,织锦虽美,但制作过程却极为艰辛,从选线到配色,从排列到织造,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控、精心细作,不容半点马虎,稍有差池,便会影响整幅织锦的美感。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在佤族织锦中,我看到了“廉”的另一种表达。原来,织锦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华丽,更在于其内在的坚持和专注。而这种坚持和专注,正是纪检监察工作中缜密性和严肃性的体现,更是不偏不倚、内外兼修的守“廉”之道。织锦者需坚守自己的初心,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地投入织造。每一次穿梭都精准无误,每一次提拉都恰到好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一幅幅精美的锦图,也编织出了自己的人生信仰。

织锦与廉心,如同人生的两面镜子。一面映照着我们对美和品质的追求与向往,另一面则时刻提醒我们要秉持清廉正直之心,不为外物所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追求美好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本真。

(作者单位:西盟县纪委监委)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