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搭建纪企“连心桥” 续写“创业之城”绚烂篇章

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5/01/07 16:26:00

本报讯(通讯员 郭春祥)近年来,普洱市深入推进“创业之城”建设,持续优化创业生态,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创业之城”逐渐成为普洱的新标签。

为助推“创业之城”建设,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以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为主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契机,紧盯阻碍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创新监督方式、主动靠前服务,搭建纪企“连心桥”,以有效监督助力普洱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营商环境是否稳定、透明、可预期,是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聚焦营商环境的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该市纪委监委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开列五个方面重点监督清单。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牵头,通过“开展一批问卷调查、开展一批走访座谈、开展一次专项监督、整改销号一批问题、深化一批成果运用”五项措施,着力构建“收集问题、跟踪推进、解决反馈”监督闭环,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普洱中心城区,思茅区结合自然、文化、高原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绿美乡村+创业”“城区改造+创业”“文旅康养+创业”“高原特色+创业”等多元化创业模式,助力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此前,思茅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原副主任李某某严重违法等典型案件。为深挖彻查人社系统就业创业领域突出问题,该区纪委监委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紧盯社保资金、职业技能资金监管发放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企业稳岗返还资金申领及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压实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填补管理漏洞,确保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到位。

生产线飞转,产品源源不断,思茅工业园区内,工人们铆足干劲,为冲刺年关而忙碌不停;左手咖啡右手茶,从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到“留得住乡愁”的创业小镇,那柯里创业小镇2023年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8亿元;品美食佳肴,赏落日晚霞,老爪箐就业创业服务站内新一期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如期开班……

当下,一个个创业创新故事正在普洱大地上遍地开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化身“护花使者”,共同续写“创业之城”的绚烂篇章。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