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以监督护航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强有力政治监督主动服务与融入沿边开放工作大局,推动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激发口岸经济发展新动能。
突出口岸经济,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深入开展清廉云南建设政治监督“护航行动”,将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与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聚焦具体政策措施,把准工作要求,找准纪检监察工作与省、市、县支持政策措施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加强监督保障,具体化、常态化推进政治监督,突出靶向施治,发现和推动解决影响贯彻执行的纪律作风、失职失责问题。优化整合全县纪检监察力量,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贯通”的大监督格局,制定《关于对口岸领域开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围绕3项监督重点、9条监督任务清单,通过“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巡察监督”,以监督执纪问责推动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针对口岸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资源密集、廉洁风险易发多发等情况,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统筹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巡察等力量攥指成拳,开展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为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积极发挥监督“前哨”作用,通过列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党委(党组)会、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口岸项目资金使用、口岸项目建设、口岸运行等情况,点对点监督促进问题实打实解决。有力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普洱市委、江城县委关于口岸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情况纳入十三届江城县委第七轮巡察重点内容,深入查找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口岸办、县外事办等单位部门落实措施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干部作风是否扎实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整改到位,堵塞防控漏洞。
突出服务保障,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2024年勐康口岸出入境客货流增长明显,客货流量均创历年新高。结合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县纪委监委聚焦进出口通关慢、仓储成本高、用工难等企业发展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开展“体验式”监督,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级领导干部全力做好服务发展文章,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此外,紧盯服务口岸经济发展过程中政策落实不到位、履职担当不力等问题,严肃纠治“不吃公款吃老板”、吃拿卡要等作风顽疾。与此同时,结合清廉云南建设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在服务口岸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好、用活、用准容错纠错机制,把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区分开来,准确把握“可容”与“不容”的尺度,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口岸经济建设中干事创业、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