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 | 故乡的炊烟

来源:云南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5/03/04 17:32:00

提到故乡,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不一样的事物,乡间的小路、老屋、田埂、黄牛、房檐上的燕子窝……而我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始终是故乡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牵挂,一想到它,我的心中总会泛起涟漪。

故乡的炊烟是生活的希望。当晨光熹微时,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唤醒沉睡的村寨,一扇又一扇门被打开,门后露出村民睡眼惺忪的脸庞。家家户户开始活动起来,有村民的洗漱声、有孩童的打闹声、有锅碗瓢盆的响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出一首充满烟火气的交响曲。这时,轻轻一划火柴,一缕缕淡蓝的炊烟便沿着房檐缓缓升起,如轻纱,似薄雾,绵绵软软地飘在村子的上空,开启了乡村新一天的生活。

故乡的炊烟是村民歇息的信号。傍晚时分,当橘色的夕阳笼罩整个大地,炊烟又从大山深处袅袅升起,时而笔直地往上飘,时而随着风缭绕在天地间,仿佛泼在山水画上的墨,渲染出家乡温馨宁静的风貌。走近了,空气中处处飘着秸秆、松枝、稻草、饭菜的香味,田间劳作的村民、骑着黄牛的牧童、外出的游人踩着落日余晖,纷纷往家的方向走,家中的饭桌上是早已摆好的热腾腾的饭菜,忙碌一天的村子也该歇息了。

故乡的炊烟更是游子的乡愁。在我的记忆中,在夕阳落山前,村子里家家户户便开始生火烧饭,一道道炊烟从村里升起,在空中汇集在一起,随风舞动,好似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我却未能欣赏太久。从离家上学起,我便离故乡的炊烟越来越远,儿时每日都能看到的景象,长大后却很难再见到。工作之后,无论走到哪里,每当看到炊烟在任何地方升腾,我便会静静驻足观赏,透过它,我仿佛能触摸到儿时那无忧无虑的时光,耳边仿佛回荡着外曾祖母坐在火塘边给我讲故事、说道理的声音。

转眼间,岁月匆匆流逝,外曾祖母已离开20多年,我也不再是那个年幼懵懂的孩子。也许我怀念的不只是炊烟,而是炊烟下母亲在灶前忙碌的身影,父亲在院子用芒草编织扫帚、用竹子编织板凳的背影,那时他的脸上还未布满皱纹,头发还是一片乌黑,左邻右舍还是叫得上名的小伙伴。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乡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家家户户开始使用更加环保和现代化的方式烹饪,炊烟变得越来越少了。但我知道,我记忆中的炊烟不会消失,它与那青砖黛瓦的老屋构成的美丽画卷,永远是我内心最柔软宁静的地方。

鲍小生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