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抬头看,才发现春日的绿意早已铺满办公室的窗棂,一眼望去有坚韧的树干,也有柔软的枝条。我忽然想起刚入职时,主任对我说:“监督执纪,把握‘刚’与‘柔’的度很重要。”
我明白“刚”是监督执纪的基石,是原则和底线的坚守。面对违规违纪行为,我们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坚决亮剑,绝不姑息迁就。这让我想起在近期参与查办的一起违纪案件中,调查对象的家人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说情。但我们调查小组顶住压力,严格按照程序,深入调查取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查阅大量账目资料细节,到与相关人员多次谈话取证,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最终,调查对象受到了党纪政务处分。这使我明白,“刚”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只有刚性执纪,才能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什么是“柔”呢?回想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刚入职时的我常把“做错事就应该挨打”挂在嘴边,主任没有反驳我,而是带我进行了谈话。进入谈话室,主任先了解谈话对象的近况,对他说我们知道他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初心一定不是为了贪赃,又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主任告诉他:“我们的同志犯了错,并不代表这个人一辈子都是坏人。”我惊讶于平时雷厉风行的主任竟也有这样温情的一面,也懂了为何在经过他一番谈话后谈话对象后悔不已、痛哭流涕。在主任的言语中,不仅有对办案对象的劝谏,更有长辈对晚辈身体力行的谆谆教诲。我恍然大悟:严格的工作程序无法教会我如何“柔”,但丰富的经验和同理心却可以。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仅是查办案件,更要教育挽救干部。
监督执纪的“刚”与“柔”看似对立,实则统一,“刚”不是简单粗暴、一查了之,是为了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柔”不是放弃原则、网开一面,是为了体现组织的关心爱护。“刚”为“柔”提供保障,让“柔”不沦为无原则的宽容;“柔”则为“刚”增添了温情,让“刚”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刚柔相济,既能让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又能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抬头望向窗外,我明白了日常监督执纪工作的“刚”与“柔”就像窗边的枝干与枝条,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少了哪一个都称不上“春和景明”。
通讯员 许天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