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奕麟 邓忠训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残疾证办好了,这件在我心里记挂了好几年的事终于办成了。”近日,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中课村村民尼大伯拿着刚办好的残疾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他提交相关材料到拿到证件,全程仅用了20天。
事情还得从西盟县委第二巡察组到该县中课镇中课村开展第九轮巡察说起。
“大伯,您好。我们是县委巡察组的工作人员,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跟我们说说。”在交谈过程中,西盟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向村民解释了巡察组的来意和工作性质。真诚的沟通让村民们逐渐打开话匣子。
“我双目失明,一直想办残疾证,之前也咨询过相关部门,但得到的回复是要我自己提出申请,还要做鉴定,程序挺复杂的。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这些事都要到县城去办,实在是无力折腾。”尼大伯向巡察干部说道。类似这样的诉求,巡察组在走访中多次听到。
“残疾证事关群众补贴申领、康复服务等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打通办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西盟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在组务会上强调。
随后,巡察组立即行动,一边督促中课镇党委对特殊困难人员进行细致排查,及时摸清底数;一边编印了通俗易懂的“残疾证办理明白纸”交由村干部发放到户,并向他们详细说明办理条件、所需材料、鉴定地点、咨询电话等关键信息,推动政策宣传“沉下去”。同时,巡察组督促县残联增强服务意识,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和乡(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专门的咨询窗口,并为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巡察组通过协调鉴定医生上门评残、工作人员现场协助提交申请、相关部门开通办证“绿色通道”等方式,推动实现群众“零跑动”办成事。此外,巡察组还针对视力、肢体、精神等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梳理相应政策开展一对一宣讲,确保惠民惠残政策落到实处。在巡察组的监督推动下,中课镇成功为31名残障人士办理了残疾证。
一本小小的残疾证,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民生。西盟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表示,巡察就是要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通过为民办实事,让巡察工作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单位:西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