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一线监督”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人”

来源:思茅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5/27 22:26:00

近年来,思茅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市、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专项行动要求,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以强有力监督助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经营有些什么困难?政务服务中是否存在梗阻?”

为了准确了解问题症结所在,该区纪委监委深入企业问纪问需,并督促相关职能单位对标“清廉云南”建设行动普洱实践要求,对照营商环境专项治理18个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

同时,派出督查组结合运用“蹲点式”“体验式”监督和沟通会商、列席会议等一线监督检查方式,精准发现问题,并督促存在问题单位及时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放管服”改革、履行主体责任、打造亲清政商关系等工作落地见效。

在“走下去、查症结”的同时,该区纪检监察干部紧盯审批监管权限,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督促审批部门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按“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要求,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确保办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落实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制度。

“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办理手续耗时长,来回奔波很多次,而且涉及部门多,需要规划、环保、林业、土地等部门审批,如今在发改窗口把相关材料提交上传后,由后台流转审批,办理完成后企业来领取结果,省事省心。”正在办理工程项目审批业务的一公司负责人说。

“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企业群众办事更加规范顺畅。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思茅区政务服务平台累计为服务对象办理177299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51514件,公共服务事项125785件。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紧盯服务效能,注重源头治理防范,对在监督中发现的窗口工作人员缺乏担当、推诿扯皮、迟到早退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和提醒谈话3次,召开各部门首席代表会议1次,督促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建立干部廉政档案25份,完善管理制度8个,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保障。

在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开设“一窗通办”窗口,前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的李女士在提交相关登记材料后,不到2个小时就拿到营业执照。她高兴地说:“现在办事效能提升了,服务效能也提升了,受益最大的是企业,特别是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下一步,该区纪委监委将持续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以更多的“小切口”整治推动解决营商环境问题,坚决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人”。(许加才 赵润馨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