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茶厂拖欠村集体资金的1万块分红已经要回来啦,幸亏有你们纪委来帮忙,不然这笔钱不清不楚的,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近日,景谷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凤山镇顺南村回访时,村民满怀欣喜地说。
这笔被拖欠的分红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2018年,凤山镇顺南村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帮扶单位干部职工捐赠给村上的16.6万元扶贫资金入股至景谷名顺茶叶专业合作社,并签订了《投资合同》,约定承包期限为3年,每年12月30日之前返还顺南村委会1万元分红。但由于顺南村“两委”对村集体资金管理不到位,致使合作社使用村集体资金超期1年,村上也没有一个“说法”,直至该县纪委监委发现并跟进此事,被拖欠的1万元分红被顺利要回,超期使用村集体经济的问题才得以解决,相关人员也被追责。
这样让村集体资金“颗粒归仓”的生动实践只是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一线监督,护好群众“钱袋子”的缩影。
今年以来,景谷县纪委监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强化对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优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服务,督促村集体组织把资金使用好、资产管理好、资源利用好,保障村集体经济向上向好发展。
为规范村集体资金使用管理,该县纪委监委与组织、财政、审计部门联合,聚焦村组财务清理清收等问题,对全县10个乡(镇)、154个村(社区)、2247个村(居)民小组进行了全覆盖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盘活监督力量,以片区协作的监督方式,建立“一月一重点、一月一督查”的工作机制,组建5个乡村振兴监督检查组,围绕村集体经济的使用管理,公开公示及廉政风险点等环节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给村集体“钱袋子”系上“安全绳”。
今年以来,景谷县共追缴村集体资金本金75.8万元,分红11.6万元,对15人进行提醒谈话,1人被立案。针对村集体经济管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发出5份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健全管理制度,堵塞漏洞。
在严管村集体资金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聚焦提质增效,以作风建设为引领,督促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开展一线走访,在摸清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推动责任领导干部主动作为,集思广益创新多种发展模式,盘活做大村集体资产。
在威远镇,当地纪委就围绕香盐村以林业专业合作社、村级甘蔗生产服务、门面房出租、入股企业分红等多种方式共存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开展全方位跟进式监督,在监督保障下,香盐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超过20万元。
下一步,景谷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强化监督服务,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监督服务配套机制,切实维护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石秉娟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