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落到实处,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益智乡益香村何宏年故居和威远镇香盐村刘昆府牺牲地、冬谷田28烈士牺牲地,开展“瞻仰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到达香盐村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苍翠的树林里偶有蝉鸣四起,尽管没有太阳,天气还是闷热,景谷的夏天,总是这样热烈、这样郁郁葱葱。
我们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身着白色衬衣,黑色裤子,默默静立于冬谷田28烈士牺牲地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鲜花,听讲解员给我们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
“1949年11月13日晚,李希哲以商量盐务为由,邀请刘昆府到了他的家中。李希哲对刘昆府笑脸相迎,酒肉招待,他们边吃边聊,李希哲还拿出一些金条摆在桌上,引诱、动员、胁迫刘昆府参加叛乱,称如果这样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刘昆府当即义正词严,痛斥李希哲的叛变行为,说李希哲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只会自取灭亡。李希哲见拉拢无效,将茶杯狠狠地摔碎在地上,几个大汉跳出来,扭住刘昆府。刘昆府大义凛然,痛斥敌人的卑劣行为,叛匪恼羞成怒,刘昆府在李希哲家从三楼到一楼,每走一步,叛匪就朝他身上刺一刀,目的是要逼他一起叛变,刘昆府威武不屈。当他来到一楼时,发现自己的随从已被杀害,他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叛匪在刘昆府胸部连刺48刀,还把他的眼珠挖了出来,刘昆府壮烈牺牲。”
为我们讲解刘昆府和冬谷田28烈士英勇事迹的人员是刚当选香盐村委会副主任不久的李宋华,30来岁的样子,是个土生土长的香盐村人,他不用书稿,显然这些英雄的故事早已装在了他的心中。他用质朴、地道的方言娓娓道来,瞬间抓住了我的心,思绪跟着他的讲解,穿越时空,回到了70多年前。
“1949年11月13日晚,李希哲残酷杀害了香益凤盐管会主任刘昆府,包围了要去碧安,当晚住宿在香盐的30多名民工团员,队长周进立即组织民工团员进行突围,但民工团员多是一二十岁的孩子,战斗力较弱,而李希哲的那些人都是地痞流氓,力量悬殊, 除少数几人突围外,28人落入了敌手,遭到敌人的毒打和折磨。14日上午,叛匪将28名民工团员用绳子手连手捆绑起来,说要送他们回景谷县城。300多米的路,现在我们走只要几分钟,但当时他们却走了2个多小时,因为这些娃娃已经被打伤了,走不动了,一个跌倒,全部都会被拽倒,倒下去了还会被再打。”讲解员小李指着烈士牺牲地继续说:“这里以前是小凹子,来到这里,民工团员们明白了怎么回事,敌人把枪口对准了他们,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视死如归,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才14岁,但是没有一个人叛变和投降。”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同事们的眼里也泛着泪光。
学习历史,是需要代入感的。
当历史在口述中被一幕幕还原,我的心也被收得紧而又紧。70多年前那个秋末初冬的夜晚,灯火暗淡,木板楼咚咚作响,面对疯狂的敌人,面对生死抉择,我们能否像刘昆府同志一样视死如归?!如果我是当时的民工团员,我会不会像他们一样信念坚定,英勇顽强?!
将我们的思想、言行与革命先烈们对比,如果自己是当时的他们,自己将会如何面对、如何抉择?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继承革命英烈的精神和遗志?在公与私之间,我们能否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得与失面前,我们能不能少想一点个人的得和失?我们做人做事能不能大度一点?能不能少一些斤斤计较和患得患失?在工作中能不能少一些畏首畏尾,多一些敢于斗争的精神和勇气,提升一些善于斗争的能力和智慧?能不能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做到知重、负重,知责、担责?而不是让自己成为队伍里的南郭先生?!
岁月如流、山水悠悠。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今天的幸福安宁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他们大公无私、敢于斗争、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奋力开创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