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老纪检人言传身教的家风家教

来源:景东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7/07 16:03:36     作者:罗晓清

大约是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告诉我,她在街头多次见到单位退休老干部李思华仔细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伴锻炼、买菜的场面,那股子细心、耐心、用心,很是令人感动,建议我了解了解。后来,又几次从旁人口中听到李老悉心照顾长期生病的老伴的事情,拜访李老的愿望更加强烈。无奈因为工作繁忙,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上个月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去党校开会,路过李老的家。于是电话联系了李老,表达了拜访的愿望,获得邀请后,待会议结束,我便行至他家,敲响大门时,他的女婿打开了大门,微笑着将我迎了进去。客厅里,李老烧开了水,茶已泡开。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眼望去,有一种温馨的舒适感。“你李婶跟着大姑娘和姑爷出去了,带着小重孙去外面逛逛。”李老微笑着说。泡开的茶叶一叶接着一叶在杯中慢慢舒展身姿,呷一口茶,李老开始了他的讲述。

70年代,李老担任文井镇的党委书记,老伴没有工作,主要负责照顾他和四个女儿的日常生活。1978年,深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一心想要一个儿子的老伴怀上了第五胎,一家人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儿子的降生。怀胎几个月后,1979年1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镇的父母官,一项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最有效的就是自己带头做表率。于是,他忍痛做起了妻子的思想工作,做通妻子的工作后,又陪妻子去引产,当医生告诉他,孩子是男孩,而且七个月大的孩子要养也养得活,征求他的意见。他说,他坚决支持党和国家的政策,请医生处理,那个他和妻子渴望的孩子,终究没有留下。

在李思华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家里的大事小情一直由妻子操持着,他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一直幸福和睦。对于四个女儿,他没有严格的教育,从不强加个人意志给她们,而是用自己良好的品行影响着孩子。

2004年,李思华从单位退养。跟老熟人到街心花园打牌、聊天,跟老朋友相聚,不用操心工作,不用操持家务,那一段时间是李思华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意外发生在他退养后一年,2005年6月,妻子突然得了脑梗塞,经医生极力抢救,妻子的命保住了,但是行动已经不能自理。在孩子们的忧心中,他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责任。一定要将妻子照顾好,他告诉妻子,有他在一天,就一定会把她照顾好。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导妻子,照顾饮食、大小便,擦洗身子,按时喂药,按摩身体……他将这些细微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在李思华的精心照顾下,2009年3月,妻子逐渐恢复自理能力。见此,李思华便开始陪着妻子练习走路,一如教幼儿走路,他耐心地搀扶着妻子一步一步地练着、走着,练到可以慢慢外出走路、锻炼。之后的几年时间,他依然细致地照顾着妻子,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

我们的聊天接近尾声的时候,李思华的二女儿、三女儿回来了。两个女儿很是热情,说起父亲照顾母亲的事情,言辞间充满敬重。李老说,四个女儿、女婿都很孝顺,孙儿孙女也听话懂事,他和老伴很幸福。“不论是对于后代的教育,还是从维系一个家庭的幸福出发,说再多,都不如言传身教来得重要。父母身体力行,孩子自然会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学着成为同样的人。这也是我理解的家风教育。”送我出门时,李老如是谈他对家风教育的理解。

言传身教,就是为人父母给后辈最好的家风教育。一路上,我咀嚼着李老的话,内心充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