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纪检监察工作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来源:思茅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9/16 17:23:00

8月,离开纪检监察岗位两年后的我又回到了这份热爱的岗位上。我虽进入纪检监察系统3年有余,但因为驻村、挂职锻炼等原因,真正意义上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并不长。2020年,我曾参与到一个专案的办理中,从此,前辈“办案子要把心真正投入进去,出于公道、公心办案”的教导便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上个月,我接到了组织部门关于我结束基层挂职锻炼回到纪检监察岗位的通知。

“可以回到你热爱的岗位上了,开心吗?”同事知道我结束挂职后问我。

“开心,但也有点忐忑,我怕我适应不了,做不好工作……”我向同事吐露心声。

回到区纪委监委工作后,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办理问责案件和核实其他问题线索。

因为以前没有实际办理过问责案件,加之我对问责案件办理流程不熟悉的原因,导致我办理的过程“一波三折”。初步核实呈批表、问题线索处置呈批表、问责审批表应该签批到哪一级领导?我一边查阅相关规定一边梳理自己承办的问责案件。遇到自己查阅相关规定后依然不太确定的,我就请教其他同事,因而,那段时间我经常穿梭在其他科室,拿着小本子边听边记,偶尔提出自己的疑问。

基本理清了问责流程后,我在室主任的带领下开始了问责调查。

第一次找被问责对象谈话做笔录时,因时间仓促我没来得及提前准备谈话提纲,导致我做谈话笔录效率不高,而且笔录内容不够细致。

“做笔录前一定要提前拟好提纲,做笔录时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内容。”我在笔记本上写下此次算不上成功的笔录经历中吸取的教训。

“你得留意你用的问责审批表是不是最新的,你看这是以前用的老表,这是前一段时间更新的新表。”和我一起开展工作的同事提醒我,并指着他手中的卷宗耐心地给我讲解。

“问责案件能有多复杂呀!”从前的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经过此次问责案件的办理,转变了我的认知。单从事件本身来讲,问责案件没有专案复杂这点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问责案件可以被简单且随意地对待,办理问责案件也应如同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一样,把心真正投入进去。我们作为调查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问责的流程及相关规定,更要确保问责精准有效,并思考如何通过问责推动担当作为,激发斗争精神,真正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确保问责取得实实在在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作为年轻干部,要珍视每一次的工作历练,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身入”,更要“心入”,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让自己“厚实”起来。(刀梅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