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大家的帮助,我们200多吨的大米才得以在最快的时间上市呀……”不久前,我在集贸市场偶遇了前来售卖大米的周大哥,他十分感激地说道。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一次江东村开展乡村振兴产业监督工作的场景。
9月5日,那是我刚到景谷县纪委监委工作的第二个月。彼时,对于粮食安全、耕地占补平衡这些工作的了解还停留在农学书本上,更联想不起纪检监察机关在这项工作中要发挥什么作用。
那天一大早,我跟着监督组的陶大姐一起到威远镇江东村的稻田地了解查看大家水稻种植情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面积的稻田,极为震撼,我举起手机开始狂拍。
陶大姐则在田埂上与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干部沈大哥还有村民小组长周大哥聊上了。
“这片稻田从播种到插秧,我们都来看过,现在看长得真好,看来今年能丰收了,你们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协调解决的?”陶大姐问周大哥。
“我们小组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开发了这片900多亩的稻田,政府很关心和重视,该给的政策支持和补助我们都享受到了,心里很感激。”
“但现在可以收割了,我又碰到了一个问题难以解决,我们稻谷收获后,可能有250至300吨,我们这里没有足够宽敞的场地晾晒这么多稻谷,可能会影响上市时间,会影响到销售啊。”说到这里,周大哥一脸的喜悦换成满脸的愁容。
“我自己试着联系了几个晾晒点,但都不行。想问问你们能否帮我协调一片大的晾晒场所?”周大哥一脸期待地问。
听着他们之间的交谈,我愣了愣,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不是监督执纪问责吗?群众没地方晒大米我们也管吗?但是晒场我们也没有呀?
愣神间,陶大姐告诉周大哥会尽力帮他协调解决晒场问题。
回来的路上,陶大姐一直在打电话联系熟人、朋友,并将此情况第一时间向委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委领导也及时帮忙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协调,最后,终于落实了一块合适的晒场。
看着我一脸迷茫,陶大姐对我说:“基层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今天这件事,看似只是解决一些困扰群众的‘小事’,但其实我们是解决了关乎民心向背的‘大事’。”
稻谷开割当天,我们又去做了一次走访。绵延的稻田里,只见两台收割机忙碌地工作着,隆隆的收割声中,周大哥大声地对我们说:“感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晾晒场地,我可以放心收割啦!”
“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不是只有查处违纪违法干部这一项,而更重要的是要用好手中的权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这一刻,我对于纪检监察职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纪检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赵长虹 || 责任编辑 廖翌含)